第九百七十六章鼓
等回到李家溝,匏瓜湖,獨水溪怎麼都得去一趟,《山水同根》必須看一場。
甚至還有不少錯過《乾將》或者《紫色大貓》的遊客,在家裡看了電視盒子不過癮,再來這裡體驗一下大銀幕的感覺的。
這麼多的項目走完,隻是普羅大眾的常規遊,還有一類人,是來進行深度遊的。
他們是來體驗李家溝人的生活的。
用他們的話說,物質早就自由了,在李家溝,他們尋找的是精神的自由。
跟著民宿的主人體驗這種生活,插花,茶道,陶藝,書法,木藝,漆藝……
聽聽文學講座,美術講座,三教思想講座,去法王寺學學坐禪,去三台觀學學五禽戲……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是生活。
甚至就是熏臘肉,灌香腸,養蟲茶,卷石斛楓鬥,哪怕簡單的收收菜,喂喂雞,都是享受。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嘛!
李君閣把這樣一幫子人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既愛且好,這是真愛,的確發自內心的喜歡,而且身體力行越做越喜歡。
第二類是隻愛不好,一說起來都是滿嘴向往和羨慕,剛過幾天這樣的生活就頓覺無趣,這種是葉公好龍,憧憬的是一種臆想中的美好。
還有一類更可笑,隻好不愛,因為彆人覺得我這樣做了不得,所以我才這樣做,純屬為了裝逼而委屈自己。
阿音見不得李君閣這些尖酸刻薄的評論,給了他一下:“你管那麼多乾啥?來得都是客!”
李君閣笑道:“我管他們乾啥?正事兒還忙不過來呢,明天我可就帶著白大它們上山了,你真的不去?”
阿音說道:“我這裡實在是走不開,你先去吧,等發串串肉的時候我再上來。”
李君閣說道:“你們的規矩可真多,反正我是搞不懂,這次去就隻帶眼睛不帶嘴。”
“對了開秧的時候哥大四人組那邊要鬨的話你可得給我頂著,彆又說小幺叔不管他們的死活,嬸嬸的架子端起來訓死他們!”
阿音笑道:“哪有你說的這麼誇張。美嫻現在在李家溝,他們有主心骨了,用不著我們操心。”
李君閣就直撇嘴:“還主心骨,奴隸主差不多……”
阿音笑得都不行了:“你就是嫉妒美嫻!人家每年都帶得好好的,去年換成你,可沒少落埋怨!”
說這個怪沒意思的,李君閣隻好轉移話題,拿起大刷子:“得了,我去把狗子們收拾收拾,明天上山看育爺爺去。”
阿音說道:“那我去給你挑身衣服,把你也收拾收拾。”
李君閣:“……”
拎著刷子來到後山,吹哨把一群下司犬招呼出來:“都過來洗刷洗刷,明天要上山去看祖祖了。”
這一通洗就是一個多小時,回來奶奶和老媽又準備了一大包的節禮,明天也要李君閣帶上去的。
第二天一早,李君閣帶著一群狗上了山。
育爺爺已經收拾打扮好了,見到李君閣帶著狗過來,笑道:“白大它們今天夠精神,好!”
白大是最擅長看人下菜碟的貨,聞言鑽到育爺爺身側,尾巴猛搖一臉諂笑。
育爺爺摸著狗頭們:“今天又要辛苦它們了,不過皮娃得先跟我取鼓去。”
鼓藏鼓藏,這個苗族的古老信仰,當然與鼓有關。
苗家人認為用大牯牛的皮製成的大鼓,是祖先亡靈所居的地方。
它是一個血緣家族的紐帶和象征,這種血緣關係的家族,苗家稱“合款”或“門款”,立有“款約”。
其實就類似儒家的宗法,對內維持本族社會秩序,對外對付敵人侵犯。
而“鼓藏節”就是遠古苗民祖先崇拜留傳下來的一種久遠的血緣大家族的集體祭祖儀禮。
究其起源,終究還是離不開擁耶、妮擁宰牛祭拜蝴蝶媽媽,迎來大豐收的傳說。
不過相比於普通的棰牛祭,規矩門檻就複雜太多了。
首先就是大祭之前要有個總首領,稱為“鼓藏頭”。
“鼓藏頭”可以是世襲的,但如果上一屆鼓藏頭的後代這一次沒有能力擔任鼓藏頭,那就隻好重新選舉。
品質好、受人尊重、已婚、有子女、父母健在、經濟條件好、村寨中最古老的家族……各種條件都能成為入選的理由。
除了符合這些條件外,最關鍵的是要用紮草結的方式來做最後的決定。
紮草結是這方寨子比較流行的一種方式,秋收以後,由祭司主持,符合條件的都來紮草結參加選鼓藏頭,最後看誰結得最長就選誰,這其實是一種占卜,讓神來做最後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