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9)(1 / 2)

民俗博物館[快穿] 止杯 4639 字 4個月前

荀亦收撿回晾曬好的皮影,轉身從屋內拿出兩塊白色的細棉布,小心翼翼的將皮影裹在在棉布的中間。

“敷色之後要給皮影脫水發汗。”荀亦開口道,“這一步在製作皮影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高溫可以讓皮影上的敷彩在熱度的作用下吃入驢皮之內,使顏色的留存時間更長,不易褪色。”

“皮影在製作最開始用毛巾熱敷和上色的的過程中吃入了少許的水分,脫水發汗這個流程也會烘乾驢皮中的水分,讓皮影能保存更久的時間。”

“以前沒有這麼多工具的時候,老匠人們大多是用土炕或者麥秸稈來發汗,不過那些方法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皮影的發汗最佳溫度是70度左右。”

“如果用柴火和土炕來發汗,很容易超過70度的溫度,溫度過高會使皮影變得易脆,不便保存,而溫度過低又無法完全發汗。”

荀亦輕聲慢語的講述著以前老匠人們發汗的經驗,告訴直播間的觀眾們,若是用老辦法來控製溫度時會用哪些技巧。

觀眾們嘖嘖稱奇。

——這也太複雜了吧,火焰的溫度有誰能說的準啊?多放一根柴少放一根柴,都是不一樣的結果。

——要是發汗發到一半溫度失控了怎麼辦?

講述著老辦法的荀亦話頭一轉:“當然了,在現代的社會我們不用那麼麻煩,城裡麵也很難找到土炕和柴火灶這種東西。”

“我們可以借助一下現代工具。”

她拿出了一個熨鬥。

“將熨鬥的溫度固定在70度,就可以保證發汗的過程不會出現意外了。”荀亦笑著開口道。

——我都等著你去燒柴火了,結果你給我拿了個熨鬥出來(狗頭)

——果然,科技才是最頂的!!

——臥槽,要是這麼說的話,這一步我能學會!

——突然就自信了起來,教練,這個我也會!

荀亦將裹好白布的皮影放在桌麵中央,轉而從屋裡牽出一根排插,將盒子裡的熨鬥拿了出來,接上電源。

熨鬥的溫度固定在70度,荀亦一手握著熨鬥,一手按壓著白布,順著一個方向熨燙著白布下的皮影。

“熨燙的時候不要來回移動,順著一個方向輕輕按壓就行,來回移動容易把之前的敷彩蹭下來。”荀亦開口提點道。

對比很快就發汗完成的屏風皮影來說,荀亦在對待嫁娘皮影時,要顯得更加鄭重。

每一個身體部件都分開發汗,並沒有一股腦的將它們套在一起用熨鬥暈壓。

“人形皮影的每一個關節部件厚度都不同,頭部最薄,腿部最厚,每一個部件需要的熨燙時長都不一致,最好不要一同熨燙。”

人形皮影發汗的過程要長一些,但也沒有持續多久。

熨燙過後,荀亦將熨鬥架在一旁散熱,隨後將注意力放在了桌上的十幾個散件之上。

為了保證皮影的活動性,一個標準的人形皮影會拆分成頭部,胸部,腹部,四肢,雙手等等十多個擺件。

在這其中,胳膊會拆分為大臂和小臂,若是有特殊表演的皮影,腿部還要拆分為大腿,小腿,還有雙腳等三個部分。

嫁娘這個皮影也算是特殊皮影的一種了,不過她的雙腿並沒有拆分開——嫁衣蓋住了腿部,拆分開的是發飾部分。

荀亦將皮影的各個部件由上至下在桌麵上擺放好,抬手指向了骨關節處的連接點。

“製作皮影是你們一定要注意各個部件的連接點部位,這種連接部位刻出來的花輪是有講究的。”

觀眾們的視線集中到了荀亦指向的關節連接點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