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巾幗英雄(二十一) 晉江文學城獨家發……(1 / 2)

“福爾摩斯中有一句名言:‘當法律無法給當事人帶來正義時, 私人報複從這一刻開始就是正當甚至高尚的【注1】。’同樣,當朝廷沒有給百姓生存的空間, 將他們逼上絕路,百姓選擇揭竿而起也就成了正當甚至高尚的事情。”

武德朝的太子李世民和貞觀朝的唐皇李世民都忍不住點了點頭,他雖是世家出身,卻生逢亂世。少年時看遍了百姓在亂世中的艱難,同時也看到了百姓被逼到絕境時所爆發出的反抗之力。

正因為明白百姓的脆弱和強大,李世民才會將民為水君為舟謹記在心。才能不斷吸收其他義軍,得到降將降兵的擁戴,從而壯大自己的實力。

太子李世民有些事情尚未經曆, 可唐皇李世民回想自己的經曆卻能夠坦然地說出若他來處理唐賽兒這樣的起義,絕不會粗暴的一概殺之。

因非尋常的上位方式,李世民登基之初, 不管是朝堂還是民間並非沒有議論。李世民也一度十分苦惱,但凡聽到一點不好的消息都會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弑兄殺弟的報應。可自從天幕出現後,不僅他被天幕開導了, 許多百姓也轉變了對玄武門之變的看法。

因新君對自己兩個兄弟的斬草除根,大唐百姓一度擔心這位新帝是暴君。可聽著天幕分析了玄武門之變的背景和新君的德行能力,百姓又開始慶幸贏得是如今這位陛下。有些極端之人甚至轉而怨恨已故太子能力不足卻不知道早早效仿東海王,退位讓賢。

民間輿論的轉變讓年輕的唐皇鬆了一口氣的同時, 許多事情做起來也少了顧忌。趁著天幕造勢,新君許多政策的頒布變得順遂起來。一些觸及世家利益的事情,世家心裡不爽也不敢明麵上反對,怕激起民憤,被群起而攻之。

依著如今新君的民望,若世家真的觸怒民憤,被群起而攻之。皇帝隻要等事情鬨大了再出來各打一棒, 安撫赦免攻擊世家的百姓,世家不僅得不了好處,還會惹得一身腥。

且不說貞觀朝一派欣欣向榮下,皇權與世家的角逐暗流湧動,阿宋主播的講述還在繼續。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讚揚和學習起義領袖的反抗精神。”

“還記得我們前麵說的秦王李世民一戰擒兩王後,李淵欲將竇建德所部與竇建德一並殺死嗎?尚是秦王的唐太宗沒有保住竇建德及其親信的命,卻保下了竇建德部的降兵。若是換做永樂皇帝朱棣,那可能就是選擇李淵一樣的處置方式了。”

貞觀朝曾經屬於竇建德部,如今是唐軍或者回歸民間當回百姓的人皆是心有餘悸。因竇建德之死,對大唐心懷怨恨的河北百姓也開始軟化。他們不再簡單的仇視大唐,而是試著把殺死竇王的李淵和如今的新帝李世民區分開來。

李世民雖是打敗竇王的人,卻是憑本事打敗。他不曾迫害過竇王,甚至因為他,他們中許多人的家人才得以保存性命回到故鄉。

“唐太宗不殺自己打敗的義軍士兵,甚至將俘虜的降將納為己用,會影響他的威信嗎?”

“不會!真是因為太宗能夠體恤義軍為什麼起義,給他們反正的機會,才能得到大唐百姓的擁戴,成為唐之一朝的白月光。從對起義被俘百姓趕儘殺絕的手段來看,永樂大帝朱棣固有雄才大略的一麵,但同樣也有統治者殘暴的一麵,以及不及唐太宗的肚量和格局。”

天幕下的百姓固然羨慕主播的世界,可在無法到達的情況下,他們更羨慕貞觀朝的百姓。即便唐太宗並不完美,但這樣一個皇帝卻是封建時代絕大多數百姓可遇不可求的君主。

“若朱棣對治下百姓能對那些來進貢的番邦一樣和風細雨,百姓又何至於要反。皇帝為了麵子,賞賜給番邦的是財物嗎?那是大明百姓的血淚啊!”

“國家的意義是將無數小家聚攏在一起去麵對各種困難,讓本國的子民無論在那都不被人欺淩,而非讓少部分人淩駕於大部分人之上,肆無忌憚的剝削他們,更不是讓百姓低番邦一等。”

大明朝各代飽受戰亂和官府盤剝之苦走在起義邊緣或者已經起義的百姓皆是嚎啕痛苦。是啊,若皇帝對他們能對番邦那些騙子一樣大方,該有多好啊!他們甚至不需要皇帝的賞賜,隻想要減少一點點賦稅和徭役,留一條生路而已。

“追隨唐賽兒起義的百姓本就是被官府逼著走上這條路,皇帝不反思自己施政不當,就一概殺之,實在過於殘暴。當然麵對這樣的起義,朝廷想要殺一儆百並非不能理解,但殺掉起義首領同樣可以達到這個效果,而過度株連隻會持續失卻民心。”

“血雨腥風或許能震懾百姓一時,但震懾不得一世。對於官逼民反的起義,朝廷當以安撫和補救為主,震懾為輔。血腥鎮壓隻會在將來迎來更大的反噬。因為百姓沒有活路,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止他們揭竿而起,死亡也不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