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轉型的可樂(求月票)(2 / 2)

“是的,預計全年營收下降10左右~”

“利潤呢?”

“淨利潤依然接近20億美元~”

楊橙詫異,“營收下降,淨利潤還在升?”

“確實很詭異~”

“這不是第一次了吧?”楊橙又問。

“對,前幾年也發生過類似的現象,不過因為他們的利潤很穩定,所以並沒有反映在股價上。”

“到底怎麼回事?”

“有傳聞說可口可樂正在準備轉型~”

楊橙傻眼,“什麼?轉型?他們瘋了?再說可樂這東西還能怎麼轉型?難不成他們也要學娛樂公司,做可口可樂主題樂園?”

歐叔擺了擺手,“不不,不是業務上的轉型,事實上自2012年開始,占到可口可樂飲料銷量70以上的碳酸汽水,在歐美市場的銷量就開始出現下滑。

今年一向表現不錯的亞太市場碳酸飲料銷量也停止增長,麵對這樣的情況,可口可樂自然無法無動於衷。

寄希望於碳酸飲料市場的增長並不現實,增加利潤或許隻是依靠降低成本,所以才會出現這種詭異的現象,營收在下滑,利潤卻在逆增長。”

有一位員工接話道,“確實,我們收到消息,可口可樂已經開始動手剝離了瓶裝業務了,相關資產的出售和轉移,在隱秘的進行中。”

為什麼營收下滑,淨利潤卻上漲?答案很簡單,這和碳酸飲料的生產鏈條有關。

可樂等碳酸飲料一般是按照這樣的流程生產:碳酸飲料公司比如可樂,負責生產擁有神秘配方的可樂原漿,再把可樂原漿賣給瓶裝公司,再由瓶裝廠灌製成為成品可樂並分銷給各個渠道。

相較而言,後半段的瓶裝業務廠房和設備成本更高,毛利率相對較低,如果隻專注於毛利率高出很多的可樂原漿生產和銷售,整體利潤率便會隨之上升。

於是,可口可樂公司開始把它控製的灌裝業務,逐步特許給一些非控製下的灌裝廠,相當於減少自產整瓶飲料的出貨量。

終端產品從自主生產到合作生產的直接影響,就是收入的減少。

說白了以前是直營店,現在可以加盟了,就跟加盟k記記一樣,隻不過你加盟可口可樂就是投資一個灌裝廠,而且不能把可樂直接賣給客戶,而是分給經銷商去買。

總之,灌裝廠是整個可樂生產鏈條中,工作量最大利潤最小的一環,砍了也不可惜,可樂方麵也不用擔心自己的產品被冒用,畢竟這塊牌子太響了,彆的品牌要是仿冒唯一的結果就是死。

不過,這隻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隻能暫緩危機的到來,就像是落日前的夕陽,看似美麗,可夕陽之後就是漫長無邊的黑夜。

所以可口可樂想要徹底解決危機,就必須做出更多的應對,就像資本家們喜歡分散投資,合理化資產配置一樣,消費品乃至科技公司都麵臨著如何將產品多樣化的難題。

這一點,可樂的老對手百事反而做的不錯,儘管和可口可樂一樣,百事的飲料業務也在近幾年遭遇下滑,但百事旗下的樂事、奇多、多力多滋等休閒食品卻幫助百事穩住了業績,這是一塊較為穩定的收入,跟飲料業務一樣,成為支撐百事的兩天大粗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