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Z國不喜歡快餐?(求月票)(1 / 2)

再一個問題就是進入z國市場,這絕對是橫亙在熊貓前進路上的大石頭。

但是這塊石頭熊貓恐怕搬不開,一是天然的問題,他們的產品不適合z國人的味蕾。

二是整體大環境的問題,z國人對於快餐,似乎並不太感冒。

首先,對比以上推動快餐在美國消費市場落地、後續擴展繁榮的因素。

相較之下,在當下的z國社會、經濟與技術環境下,快餐行業“理論上”是可以逐步擴展並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的。

這是一定的,畢竟人口紅利太大,是頭豬都能長肉。

一一對比一下,社會變遷因素,從女性就業角度,z國近兩年女性就業比例接近70,高於美國不到60的比例。

因此相對而言,國內對快餐的消費潛在需求更高,尤其是一夫一妻一子的小家庭,根本沒有閒暇烹飪的時間。

另外,雖然近30年沒有嬰兒潮的推動,但在z國,80、90後及更後生的一代,對快餐消費形態適應度非常高,且越來越高,從在校開始接受快餐式主食的習慣,到工作後的快節奏工作狀態,都直指人們的快餐消費傾向。

在經濟因素、城市化進程,對於中國而言,在2030年前城市化率將達75,對應的是z國22億新增城市人口,以及可能越加依賴外出快速餐飲的消費形態。

人均gdp方麵,z國人均收入,2016年超過8000美元,當時有頭部西式快餐百剩z國上市。

相較而言,國內快餐行業頭部公司成熟時期置後,且國內中式快餐頭部公司有待進一步探索。

技術因素更不是問題,除了速凍技術可以落地外,目前的生鮮供應鏈公司正在快速發展,可以相對效率、低成本為快餐及其他餐飲門店提供食材服務。

另外,z國市場還具備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商業擴展能力。

國內餐飲行業、包括快餐的頭部公司的市場占有率、連鎖化率都很低。

這是約束國內快餐行業品牌體量上升,比如從1億美元到10億美元營收的重要因素。

但這一因素隨著新一代具備職業經理素養的從業者加入,消極影響將逐漸減弱。

更重要的是,整個形態的不同,在z國說快餐業,它不僅是餐飲門店的生意,任何能提供輕服務、快速、相對住家而言高效率餐飲的商業體,都是快餐服務參與者。

它們從國民消費習慣層麵,直接推動國內快餐市場規模的上升。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外賣平台的發展。

去年外賣消費額超過2000億元,占國內餐飲行業支出5以上。

除了近期加入的各類火鍋類的全服務餐廳產品,外賣消費的餐飲幾乎可以劃分為快餐輕服務,消費時間相對短,或者乾脆沒有實際在店消費時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