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三十八章 阿三的陣風情懷(求月票)(2 / 2)

從戰機構成上看,當時阿三空軍的主力製空戰機為北極熊的米格-29和米格-21,對地攻擊主要由“美洲虎”和米格-27攻擊機負責,多用途戰機隻有法國的“幻影-2000”一種,機隊結構明顯不合理,戰機多用途性能差。

所以到了90年代末期,阿三空軍開始同時推動重、中、輕型三種戰鬥機招標計劃,其中就包含了126架中型多用途戰機訂單,投入資金約為98億美元。

三種戰機招標計劃中的重型戰鬥機就是後來的蘇-30mki,是當下阿三空軍的主力製空戰機。

在之後的十一年裡,先後共有六種戰機投標,包括美國的f-16和f-18改進型,歐洲合研的“台風”、法國的“陣風”、瑞典的“鷹獅”,以及北極熊的米格-35。

美國的f-16和f-18型戰機綜合性能出眾,並且都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但阿三對上世紀末的核試驗之後,曾受到美國的強力製裁心有餘悸,而且美國要求武器出口國必須嚴格遵守武器使用限製,這也讓阿三受製於美國。

阿三不僅對投標戰機的技術規格做了限製,而且還會對綜合技術轉讓程度和付款靈活性等因素進行考量,從這個角度上看,購入f-16、f-18甚至f-35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這就算堵死了楊橙撈一票的後路。

此外,當時美國正在為巴鐵升級f-16戰機,並且還有繼續出口f-16給巴鐵的計劃,阿三自然不願意買一款對手非常熟悉的武器,而且,阿三沒有使用美製武器係統的經驗,換裝成本也比較高。

作為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大量裝備北極熊戰機的國家,從米格-29改進而來的米格-35對阿三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當時35還處在初期研發階段,阿三如果要買就必須分攤一部分研發費用。

當年跟北極熊聯合研發t-50時,阿三就意圖讓北極熊轉讓該機的關鍵技術,但北極熊怎麼可能同意,拉阿三入夥就是為了讓他們當冤大頭的,結果阿三投入約兩億美元研發費用打了水漂。

按照北極熊對付阿三的一貫套路,這筆研發開支隻會水漲船高,而且最後成品的質量如何還是個未知數,實際上相當於阿三掏錢幫北極熊研製武器。

即使阿三再傻也不願意繼續做這個“冤大頭”,同時出於國防裝備來源多樣化的考慮,阿三在購入蘇-30後也不會緊接著再買35了。

此外,瑞典的“鷹獅”輕型戰鬥機由於達不到阿三對中型戰鬥機的技術規格要求,直接出局;“台風”戰機由歐洲多國聯合研製,容易被繁雜的出口限製拖累所以被放棄。

當年同樣有多用途戰機需求的巴西最後選擇了更便宜的“鷹獅”,主要是便宜,36架“鷹獅”隻需要48億美元,每小時飛行成本也隻有“陣風”的三分之一左右。

當然,雄獅沒法替代陣風的作用,該買的陣風還是要買。

不過,“陣風”戰機由法國獨立開發,幾乎沒有zz問題掣肘,它具備良好的多用途能力,還在研發之初就考慮了艦載需求。

這對於多年使用“幻影”係列戰機,又有極其強烈航母野心的阿三來說,就是最好的選擇,哪怕陣風的價格是雄獅的兩倍以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