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 43 章(2 / 2)

而且做買賣也不方便,沈安爹娘留下來的食譜裡頭有不少調料她都沒聽說過,況且這永安鎮的人也不算富裕,像是杏仁酪這種隻能拿去味香樓那種地方去賣。

就算是陳記這種老字號鋪子賣杏仁酪,也未必能賣出味香樓的價格。

沈安在外頭忙活了一會兒,瞧著差不多了,便回來做今日的杏仁酪。

每日都是味香樓的小二跑過來拿,省去他們不少麻煩。

今日那小二來得有些晚,拿了道過謝便急匆匆離開。

有些人見著覺得奇怪,便問道:“沈老板,那人不是味香樓的?這幾日似是常瞧見,莫不是你家有什麼稀罕玩意兒,味香樓的掌櫃都覺得稀奇?”

說起來,味香樓的掌櫃不是本地人,在本地老百姓眼中,這人是從府城來的,見過世麵。

還彆說,味香樓什麼好吃的沒有,比醬肉餅味道好的不是沒有,隻是那價格,不是尋常百姓買得起的。

總不能是李掌櫃日日惦記著她家的醬肉餅?

還有人忍不住問了,“莫不是你家有什麼稀罕玩意兒,拿去味香樓賣?我瞧著便是這段時日,他們家開始賣杏仁酪。”

沈安便說,“我們將杏仁酪拿去賣。”

有人驚訝,“你說的杏仁酪,可是那三十文一碗的杏仁酪?”

沈安點點頭。

“沈老板,你家怎的有這麼多秘方?那杏仁酪味道是極好的,可還有什麼是咱們沒見過的?”

沈安道:“多了去,隻是我家沒鋪子,不好賣。”

說起來,他聽著旁人的吹捧,心中頗有些開心。

往常沒覺得他娘留下來的食譜有太大的用,當時沒想到可以先擺攤,一心想著攢銀子去開個小飯館。

還是江雨秋嫁過去後提醒他的,可以先攢攢銀子。

這時候一旁賣包子的徐老板道:“還彆說,我就住他家隔壁,每日都聞到沈老板家裡頭炒菜的香味兒,我家那臭小子日日鬨著說咱們家的菜不好吃!”

眾人笑了起來,“沈老板怎的有這般好的手藝?準備何時去開個小飯館?我瞧著到時候生意說不定比味香樓還要好。”

沈安是小時候隨爹娘一起搬到大河村來的,原本是住府城裡的。

小時候的事情他記得不是很清楚,隻記得他母親的娘家便是在揚州開飯館起家的,後頭生意做大了,便去各地搜羅食譜,當時她家在江南那一帶還算有些名氣。

沈安他爹原本是個小官,也不知犯了何事被罷了官,隨後便帶著他們一家搬回大河村,倒是沒留下多少財帛,隻有一些書,最值錢的還是那四本食譜。

沈安回了那人道:“祖上傳下來的手藝,等往後掙得銀子多了,再去開飯館。”

他也不欲多說旁的事情。

又有人道:“你家這生意,賺的還不多麼?”

還有人說渾話,開玩笑道:“莫不是外頭還養了個?我瞧著沈老板家裡頭的生意比鎮上鋪子的生意還要好。”

另一人道:“亂說什麼,沈老板與老板娘感情這般好,旁人都羨慕不來的。”

“我這幾日瞧見沈老板常去藥鋪,莫不是老板娘身子還未好?”

沈安道:“倒是沒有大礙,隻是還有些虛,便想著給她補補身子。”

“可不是,好幾次我都瞧見沈老板去藥鋪裡頭買人參呢。”

旁人又是對沈安的一通誇讚,還有不少羨慕的,隻恨自家男人沒有沈安這般體貼,更恨自家男人沒有他這般能賺銀子。

……

等這邊忙活完了,沒那麼多人的時候,劉玉鳳便與周福一起帶著醬肉餅去賣。

還彆說,有不少人瞧著他倆眼熟,一問才知道是把東西拿過來幫著賣的。

茶樓這邊人多,也有嘴饞的出來買一個兩個的去吃。

隻是這酸梅湯,一開始還挺不好賣的,也不是人人出門都帶個竹筒或是水囊,沒那個必要。

頂多是去沈安那邊買醬肉餅時,想起來就順道帶一個,想不起來便端著碗站在那喝,橫豎人人都是如此,也沒人笑話。

不過賣了兩日後,來往的便都記得帶個水囊。

還有不少人聞起來,何時出新品,日日都隻有酸梅湯,都快喝膩了。

劉玉鳳聽了這話隻是笑笑,這些人嘴上說著喝膩了,回頭喝完還要再買的。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晚了,有點卡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