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崔四姑娘的生母、靖陽侯府的四太太盧氏,那也是仕宦簪纓人家的千金小姐,當年盧老大人官至內閣次輔,乃兩朝帝師,眾兒女無不是知書識禮,怎麼到了崔四姑娘這裡,偏偏隻繼承了母親的好樣貌,半點不見那份通透聰敏呢。
現在馮家的姑娘出了變故,多少人盯著那個位置呢,照崔四姑娘的模樣家世,若是再聰明點,沒準靖陽侯府這次真的要出位皇後娘娘了。
可現在看來,卻還是差點火候,所謂天資平平,放在太後娘娘眼裡那就是蠢笨,誰不知道太後娘娘最不喜歡蠢笨的女子。
崔瑜餘光瞥著兩位女官的表情,哪能猜不到她們的想法。
她要的便是這個效果。
宮裡派了兩個女官來侯府,這不僅是為了教她規矩,還是為了觀察她這個人,她頂著靖陽侯府嫡姑娘的名銜,結果怎麼樣,不僅崔瑛會過問,太後也會過問。
這時候,不管崔瑜是表現得太好還是太差,都是很惹眼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隨大溜。
崔瑜做皇貴妃時主持過兩次選秀,對官宦人家的閨秀們學習宮禮的進度再清楚不過了。
每樣學六七遍之後才記住,每日忘一點,再學三四遍,差不多就是大多數人的表現。
比起學得又快又好的,還有怎麼都教不會的,這中規中矩的大多數才是最不會被注意到的那群人。
反正不出挑,在太後那裡就已經是蠢笨討嫌,懶怠多看了。
崔瑜不動聲色地繼續拖著進度,直到賞菊宴的前一天才“學會了”朝見用到的宮禮,兩個女官徹底鬆了氣,回宮複命去了,針線房也將崔瑜的衣裳做好了。
第二日,崔瑜換上普普通通的新衣裳,跟崔珍彙合,一起坐上馬車進宮去了。
跟崔瑜的刻意守拙不同,崔珍穿的是襲很亮眼的桃紅色挑金線花卉長綢襖,鬢邊簪著鈕金絲銜寶金步搖,陽光一照,通身的流光溢彩。
她看到崔瑜穿得簡單,倒不好意
思地吐吐舌頭,“四妹妹你怎麼穿這樣啊,早知道我也穿普通點了,才不聽我娘的。”
二太太韋氏的想法其實跟崔瑜不謀而合,都打算做那不起眼的大多數,隻是崔珍樣貌隻能稱得上清秀,放到盛裝打扮,競相爭豔的名門閨秀之中,反而需要靠裝扮跟上大溜。
玉弦看著兩位姑娘坐定,忙將備好的攢盒拿出來打開,露出裡麵碼放整齊的精致小食。
“我就說四妹妹懂我,還記得我喜歡吃桃花酥。”崔珍眼睛一亮,今日早膳韋氏訓誡了她好久,直念得她連飯都沒吃好。
崔瑜見她吃得有些急,就伸手給她倒了杯茶,“三姐姐慢些,到宮裡還早呢。”
崔珍搖頭道:“四妹妹你也快吃些墊墊肚子,等進了宮可就來不及了,那宮宴的菜式瞧著雖好,可擺出來根本就不是為了給人吃的。”
“三姐姐說得有理。”
崔瑜深有同感地點點頭,尚食局做得那些東西,看著精致可口,平時吃著也好,可每逢大宴,等送到筵席上,那早就涼透了,更何況領宴時還動不動就要起身磕頭。
連端坐上首接受朝賀的人,用起膳來尚且不能儘興,更不用說她們這些沒有品級的女眷了。
兩姐妹抓緊時間多吃了幾塊糕點,再添上一盞滾滾的熱牛乳,熨熨帖帖地相視一笑,身子也暖和起來了。
到了宮門,就沒有繼續乘坐馬車的待遇了。
梳雙丫髻的兩個小宮女福身行禮,“三姑娘、四姑娘安好,奴婢們奉孝惠太子妃娘娘命,迎兩位姑娘入宮。”
崔珍剛要抬步,左邊的小宮女指著旁邊的人繼續道:“請三姑娘隨巧兒先行去禦花園賞花,娘娘說多年未見四姑娘,想念得緊,命奴婢先帶四姑娘去慈寧宮說會子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