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醉態(1 / 2)

兒女成雙福滿堂 紅粟 18487 字 8個月前

第一百四十二章 醉態

隻不過,淒涼和孤獨這種負麵情緒並沒有糾纏太久,邱晨就想起來一件事,因為今天給仆從們放了假,臨睡前,是她自己動手燒水給孩子們洗的澡,或許是將近一個月沒乾這樣的家務活了,做起來居然有些生疏了,這會兒,她才想起來,好像廚房的餘火沒有處理……不知道,會不會把鍋給燒漏了?

想到這裡,哪裡還顧得上刷很麼懷念感歎啊,邱晨忙忙乎乎起身,從衣架子上扯了一件夾衣披在身上,及了鞋子,匆匆走出屋來。。

走進廚房,吹燃手中的火折子,點亮了灶台旁的蠟燭,邱晨這才看到,廚房裡充盈著一股淡淡的白色霧氣,顯然是鍋裡的餘水蒸發出來的水汽。讓本就不算明亮的燭火更加微弱,廚房裡東西都顯得朦朦朧朧模模糊糊的。

她伸手掀開鍋蓋,朦朧的霧氣中,看不清黑乎乎的鍋裡有沒有水,乾脆回身,半借著燭光半摸索著,從水缸裡舀來一瓢水,沿著鐵鍋的邊緣緩緩地倒進鍋裡。

嗤……

一聲響過後,廚房裡的霧氣更濃了一分,但邱晨手中的水倒下去,卻漸漸能夠聽到嘩嘩的水聲了。

鍋,應該沒燒壞!

邱晨從灶坑旁尋出平日大興家用來煽火的蒲扇,呼呼地扇了幾下,驅趕了一下廚房裡的霧氣,又伸手拿下台子上的燭火湊近鍋裡查看。

呼,邱晨輕輕籲了口氣。鐵鍋壁上有些白白的水垢,鍋底汪著一灘稍顯渾濁的水,沒有漏水,仔細看了,也沒有裂紋--幸好,她及時想起來。不然,就放了大興家的幾個一晚上假,若是還把鍋給燒壞了,可就丟大了人了。

查看過鐵鍋之後,邱晨蹲下把灶膛中殘餘的木柴拿出來,塞進灶下的灰塘裡。這才算是徹底處理完了。

邱晨打著燭火在廚房裡查看了一遍,確實不再有遺漏之處了,這才放了心。

這一番折騰,邱晨也沒什麼睡意,乾脆尋了一隻燈籠來點上,打著去了後院,查看了一遍雞鴨馬羊,還有三隻吃的油光水滑的香獐子,然後又去了東跨院,挨著把工棚、灶台,庫房幾處都看了一遍,這才從東跨院出來,洗了手,拎著燈籠回了房間。

床上,阿福阿滿睡熟了,阿福睡覺安靜,阿滿卻像隻小螃蟹,睡相根本沒法看,這一會兒功夫,就跑到床中間來,自己占了大半張床,裡邊明明空著好大一塊,卻把阿福擠到了床沿兒上。

這個丫頭,睡覺也不老實!

邱晨好笑地拍了拍阿滿胖鼓鼓的小屁股,惹得小丫頭不滿地皺著眉頭嘟噥了幾聲,就又是一個翻身……幸好邱晨已經伸手去抱她,才把小丫頭這個偷襲阻住,不然,小胳膊小腿兒的就砸到阿福身上了。

將小丫頭挪到大床最裡側,邱晨自己也上了床,躺在兩個孩子中間,給阿滿蓋好薄被,回頭,往裡扒拉了扒拉阿福,伸手撫摸著阿福柔軟的小胳膊,竟很快睡了過去。

臨睡著之前,邱晨在心裡失笑著感歎,看來這傷春悲秋的活兒,也不是任誰都能做的!就她這操心受累的命,還是看著眼前,踏實過日子吧!

中秋過完了,作坊複了工,日子又恢複了慣常的忙碌有序,其他書友正在看:。

在農家,中秋其實正值秋收,不過,秋天相對天高雲淡的天氣比較多,作物成熟也沒有麥子那麼集中,是以,秋收相對於來說,沒有麥收那麼緊張,卻因為秋收的作物品種比較多,秋收的時間也會比麥收長很多,從七月下旬開始,差不多到八月下旬近一個月的時間。秋收完之後,村民們就會整理土地,耕作施肥,種植冬小麥,等到將冬小麥種植完畢,這一年的農活也就基本宣告結束。接下來的活計,相對的就要輕省許多了。

這幾天,隻要邱晨沒有其他特彆重要的安排,大興都會帶著青江一起去邱晨的莊子上查看秋收的情況。

邱晨已經和大興已經商量過了,今年沒有特殊情況,仍舊保持莊子上的土地仍舊保持原來的佃戶不動。邱晨還對大興說,看看租種自家土地的佃戶們,有沒有缺少耕作工具的,比如犁頭耙子大牲口等,若是情況比較多,就讓大興統計一個數字過來,選出幾家來,買上幾頭耕牛,養在這些人家裡,其他人用牛、用耕具,可以出一定的租金,(這個租金可以靈活的用錢、糧食,或者勞力代替)相對的就能夠補充養牛人家的付出,也可以方便沒有耕牛耕具的人。

大興聽了邱晨這一番安排,很是歡喜,也很是欽佩。東家能夠如此體恤佃戶,不但能夠讓佃戶更好的種好佃田,而且能夠讓佃戶歸心,當然,佃戶種田種好了,東家收來的租子也就多。大興也更堅定了好好跟隨新東家的決心,新東家有能力有眼光,他們這些依附於東家的仆人們也更有奔頭。

莊子,作坊都安排的妥帖了,邱晨就開始籌備林旭參加縣試的各種事宜。

十六一大早,就拿出準備好的禮物,把家裡托付給蘭英照看,又叮囑了俊文兄弟幾個,也安排了大興家的幾個,讓青江一個人去莊子上看著秋收,大興則抽來趕著車,載著邱晨和林旭去拜訪潘佳卿介紹的兩名生員。

大明朝科舉製度實行推舉聯保製,想要參加科考,不但要讀書好,還得有村正或者裡正的推舉信,以證明人品無礙;還要有兩名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推舉,以證明參考的這個人有了一定的學識,不是去濫竽充數的。拿到這三份推舉聯保書,才能去縣裡報名參加縣試。

這兩名生員都是安平人士,而且,都在安平縣城以北,相對的來說,路途不是太遠,若是順利,一天時間足夠了。

叔嫂倆對那兩人都不認識,是以就按照路途的遠近安排了拜訪的行程。第一個要拜望的是一名姓王的生員,就住在程家店的老鴰窩村。

當時聽到這個村名,邱晨還覺得有些奇怪,當看到村頭高入雲霄樹冠如蓋的一棵大槐樹,以及樹梢上那個遠距離目測就大如鍋蓋的老鴰窩後,就忍不住失笑了。

林旭也笑道:“這村子的名字還真是形象!”

邱晨也點頭笑:“是啊,這麼大的老鴰窩,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也很難得了!”

此話一出,坐在車轅上的大興也跟著笑了。

王家就住在村東,是一個比較整齊的青磚小院。看得出,家裡情況在村子裡算是富足的,裡裡外外收拾的很是整潔。

三人說笑著,林家的馬車停在王家門外,林旭走下車,又回身扶著邱晨也下了車。大興將馬拴在大門旁的一顆柳樹上,就上前叫門。

村子裡的習慣,隻要有人在家,大門是不關的,王家也同樣,兩扇有些陳舊的黑漆木門敞開著,站在門外,就能看到同樣整潔的院子裡,東側有一片菜地,屋前一側種著一棵石榴樹,此時正掛著許多紅彤彤的石榴,碩果累累的,很是喜人。。

大興在門前站定,揚聲向裡邊叫門,片刻,就從一側走出來一名四五十歲的老漢。

“請問這位大叔,這裡可是王玉榮王秀才家?”

“是啊,你們是?”老漢手裡握著把?頭,此時就用?頭拄在地上,上上下下地打量著大興和站在稍後處的邱晨叔嫂,其他書友正在看:。

“我們是劉家嶴林家,我們夫人和二爺前來拜望!”大興回道。

“哦,請進,請進!”老漢聽完,竟沒有通報,直接招呼人進門。

邱晨和林旭上前向老漢點頭行禮,道過乏,這才進門。大興則落後一步,去車上拿了拜訪的禮品,捧在手裡,跟在邱晨和林旭後邊。

老漢瞅見,笑著道:“你們來就來,還帶什麼東西,太多禮了!”

說的邱晨和林旭都是一怔,那老漢卻徑直朝屋裡喊道:“老婆子,有客人上門了!”

邱晨和林旭臉上都顯出一抹驚訝來,聽這口氣,這老者竟不是王家的仆人,而是王玉榮王秀才的父親?

老漢的喊聲落下,很快就有一名四五十歲,穿著一身粗棉布靛藍衣褲的婦人從屋裡走出來,身後還跟著兩個小孩子,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一個兩三歲的則是個小子,見了生人都有些怯,扯著婦人的衣角,探著小腦袋往外看著。

老漢顯然極喜歡兩個孩子,上前抱起那小子,又摸了摸小丫頭的頭,道:“豐兒,去學堂叫你爹爹回來,說家裡有客人來了!”

小丫頭脆脆地答應著,晃著兩根羊角小辮子,啪嗒啪嗒往外跑,邱晨拿了一隻綴著數顆小銀鈴的銀鐲子給小丫頭戴上,這才讓小丫頭出門。

那老婦堆著一臉的笑,上前阻攔:“噯,哪有讓你破費的理兒……”

邱晨笑著扶住老婦:“小孩子玩意兒罷了,不值啥的,嬸子就不必跟我客氣了!”

老婦也就順著邱晨的話,道了謝,引著邱晨往屋裡走,道:“這位是林家娘子吧?快進屋吧!破屋爛院的,又收拾不上,雜亂的很,林娘子彆笑話……”

邱晨連忙笑道:“哪裡,嬸子這話太過謙了。剛剛我還羨慕這小院子精致整齊,裡外收拾的也利落,一看,就是勤謹人家!”

這話老漢很愛聽,立刻笑著點頭道:“咱們小門小戶的,過日子可不就是過的一個勤謹持家嘛!”

邱晨帶著林旭跟著老兩口進了屋,就在堂屋裡坐了,大興把禮物放下,仍舊退出去,照看車馬。

邱晨和林旭就和王家老兩口閒話著,拿了一塊銀鎖片,給王家的小子戴上,雙方自然是推讓一番。

片刻,從裡屋裡走出一個二十多歲,同樣穿著粗棉布衣裙,也同樣整潔乾淨,麵容清秀的婦人來,給幾人送了茶。

邱晨起身接了茶,笑著謝過,又道:“這位是王家娘子吧!”

那婦人垂著眼,笑微微地回了禮,就退了下去。

老婦就道:“嗬嗬,小戶人家的媳婦,沒見過世麵,不會說不會道的,林家娘子彆笑話。”

邱晨感歎道:“王家娘子是個有福的,家裡家外有二老操持著,她也不必拋頭露麵……”

隨後,老婦人就詢問起了林家的情況,邱晨撿著能說的簡明說了一遍,無非是父母雙亡,夫喪新寡,這才不得已自己出頭。聽聞林家如此情況,王家二老倒是忍不住露出一抹同情之色來,難免感歎幾句。

林旭在旁邊聽著嫂子居然還說‘夫喪居寡’,心中詫異,但礙於當著王家二老的麵,也隻能隱忍著沒有做聲,其他書友正在看:。

不久,豐兒小丫頭甩著兩根羊角辮拉著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書生返了回來。邱晨一打眼,就見這位青年書生穿一件青布直綴,頭戴同色方巾,容貌隨了老漢,瘦臉尖下頜,皮膚微黑,眼神卻清澈明亮,帶著微笑,帶著一團和氣的笑。

邱晨和林旭連忙起身行禮,王玉榮也客客氣氣地還了一揖,然後敘過賓主落座。老漢老婦就笑微微地辭了,一個進屋,一個仍舊去院子裡擺弄他的菜園子去了,隻留下王玉榮待客。

沒有繞圈子,邱晨直接讓林旭將潘佳卿的信件拿出來,交給王玉榮。

臨近縣試,王玉榮看到十二三歲的林旭一身學童打扮,也就大致猜到林家叔嫂所為何來,是以接過潘佳卿的信件隻略略看了一下,就開始考校林旭的學識,問了四五個問題,林旭回答都很流利。王玉榮臉上就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來。

“嗬嗬,想來是佳卿兄教導有方,你這個年紀,能學到如此地步真是著實不錯了!”說著,欣然起身,進了裡屋。

過了約摸盞茶功夫,王玉榮就拿了兩封書信回來,交給林旭。這兩封書信不用看,就知道一封是給潘佳卿的回信,另一封自然就是給林旭的舉薦信了。

邱晨、林旭叔嫂倆欣喜不已,趕緊起身行禮謝過。

隨後,王玉榮又略略詢問了林旭幾句潘佳卿教學的情況,邱晨和林旭就告辭出來。

王父和王母都出來相送,王母還寒暄著留邱晨叔嫂吃飯,邱晨就說還要去拜訪一家,這才告辭出來。

另一家在清水鎮北的北高村,距清水鎮十來裡路,距離劉家嶴卻隻有六七裡路的樣子。看看天色,趕到北高村隻怕正好吃午飯的時候,於是三人就在清水鎮稍歇了片刻,去劉金才掌櫃的酒樓吃了飯,然後才繼續趕路。

北高村比劉家嶴大一些,地勢相似,都是依著山坡而建,相對的,北高村這邊的山勢更平緩一些,畢竟,北高村往東不到二三十裡路,就到了通聯安陽與北路府洲的官路,是以,北高村這邊的田地也比劉家嶴那邊平整肥沃些。

但劉家嶴這半年來,因為有了林家收購羅布麻和其他幾種藥材,又不斷地招收幫工,好些人家裡日子就明顯寬裕起來,不說林家的日子眼瞅著興騰起來,就村裡大部分人家,如今手裡也大都有了些餘錢,大部分人家都能吃上飽飯了,相對的來說,北高村這邊田地多,田地也肥沃些,村裡人的麵色衣著反而不如劉家嶴。

大興趕著車子,詢問了幾個路人之後,終於尋到了村子南邊兒一戶人家門口。

這戶人家看起來,就比王家破落的多了,正屋和東西廂房各三間,卻都是土坯茅草房,院子也是土坯矮牆,隻有齊胸高,是以,從外邊就能毫無阻礙地看到院子裡寬敞卻寥落的情形。。

邱晨三人下了車,正要上前叫門,卻又一名婦人背著個孩子,端著一隻木盆從身後走來。

“你們這是要找誰家?”

“哦,”聽到是女聲,邱晨連忙轉身回答,“大嫂,我們是劉家嶴的,來拜訪高大鵬高秀才的。”

“哦,這裡就是……”那婦人應答著,突然看著邱晨愣住了,然後臉上綻開滿滿的歡喜來,“你……哎呀,大妹子,是你啊!”

邱晨愣了愣,抬眼細細端詳了婦人片刻,似乎隱隱有些麵善的感覺,卻實在沒想起自己在哪裡見過……或者,是之前海棠認識的人?!

因為有這個顧慮,邱晨說話就有些小心翼翼地:“大嫂……”

“哎呀,大妹子一定是忘了俺們娘倆了……大妹子想想,在春會上,我帶著孩子賣棉襖的……”婦人神色激動,乾脆將手中的木盆衣裳放在地上,從背後將孩子抱進懷裡,好看的:。

孩子剛剛趴在婦人背上睡著了,這會兒突然被娘親抱到懷裡,孩子就醒了,卻仍舊懵懵懂懂的,抬著小手揉著眼睛。

“大妹子,多謝你啊,要不是你,我這孩子早就不在了……”說著,婦人抱著孩子就要跪下去。

邱晨趕忙上前扶住,一邊勸道:“大嫂,彆這樣,你看把孩子嚇到了!”

那孩子懵懵懂懂的被娘親如此激動大聲的樣子嚇到了,又看到旁邊站了幾個陌生人,撇著嘴就想哭。聽邱晨這麼說,那婦人顯然是極愛孩子的,連忙拍著孩子哄起來。

邱晨也想起這一對母子來了,讓她欣慰的是,孩子活下來了,雖然母子倆仍舊麵帶菜色,卻總算比春會上見到時好了不少,特彆是孩子,不再是奄奄一息的樣子,雖然瘦,卻還算精神健康。

不過,今兒來是為了林旭求推舉聯保信的,邱晨也沒辦法跟這位大嫂多說什麼,就準備安慰幾句,就繼續拜訪高秀才,就聽那婦人又道:“那日我急糊塗了,也沒問清大妹子的住處,回來後,還是拆洗了那件棉襖子,過後,又打問了好些人,卻都沒打問到大妹子的家在哪……沒想到,沒想到能在這裡遇上大妹子……那啥,大妹子你且等等,我去把那棉襖給你拿過來。”

說著,婦人抱著孩子就走,連地上的木盆和衣裳都忘了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