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缺緩緩的吐出一口氣,出聲:
“黃師,這等事情,您老為何不早點說?”
黃歸山笑著道:“你也沒問啊。”
餘缺噎了一下,不等他再出聲,黃歸山繼續笑嗬嗬的說:
“再說了,把這情況告訴給了你,除了擾亂你的道心之外,又有何用?莫非就因為些許皮肉之苦,你就要選擇放棄?這七屍燈儀,可是行會當中最為有效的養神科儀之一了。”
餘缺有點想要翻白眼,口中嘀咕:“些許皮肉之苦……您老說的倒也輕巧。”
不過嘀咕一句後,他也就將種種雜念都壓在心間。
因為黃歸山說的確實在理,他餘缺豈能因為旁人多是失敗,而就此更換掉這門科儀!
且其他同樣效果可以的科儀,要麼是布置時需要有高人時時看護,甚至是持續渡入法力,要麼就是需要昂貴的靈丹妙藥,不少丹藥祭品連購買的門路都沒有,均不太適合餘缺。
反倒是《七屍回光返照燈儀》中所需最為貴重的,隻是一頭老鬼而已,甚至不是百年級彆的老鬼,也可以使用,隻不過效果沒那麼強勁而已。
“罷了罷了,不逗弄你了。”黃歸山無趣的擺了擺手,但他還是踱步走在餘缺的左右,目光發亮的打量餘缺:
“老夫之所以見你靠著七屍燈儀入道,會這般替你高興,自然是有原因的。”
餘缺麵色一正,當即拱手:“黃師請講。”
黃歸山站定身子,摸了摸幾根胡須,問:“仙家以下者,人人都寄希望於能夠開辟祖廟,那你可知祖廟一物,有幾大類?”
餘缺沒怎麼遲疑的便答道:
“回黃師,《仙經》有言,廟有五類,分彆是灶王廟、馬王廟、龍王廟、藥王廟、閻王廟,此乃五方祖廟,仙家的根本法脈也。”
結果黃歸山卻是笑而不語的搖了搖頭。
餘缺見狀,微微一愣,還以為是自己記錯了、抑或是報錯了廟名,但是他細細回想了一番,發現自己沒記錯啊。
這些法脈雖然距離他還遙遠,但是他在日常生活中是時不時就會聽見瞧見的,不可能記錯記岔。
“非也非也。”黃歸山見他疑惑,便沒有再發問,而是直接道:
“祖廟不隻五類,而是七大類。五方祖廟,隻不過是五行,得再搭配上另外兩方,方才為陰陽五行,貴為仙家的根本法脈。”
餘缺聽見這話,頓時愕然。
五廟之名,對於此世中人而言,可謂是如雷貫耳、耳聞目染。
他是萬萬沒想到,在黃歸山口中竟然還另外有兩方祖廟,其和五方祖廟齊名!
須知祖廟者,其所供奉的乃是道秘界之正神,彼輩關係著仙道的方方麵麵,更關係著生民的飲食、金工、建築、運輸、雨水、農耕、生死等方方麵麵、大大小小的人生事務。
且祖廟正神和其餘的種種鬼神不同,彼輩雖有廟宇、有尊稱、有神像,但祂們不是真實之神,不受香火汙濁,也不是口頭話本中的假神,更不是淫祀邪神,而是類似於大道化身一般的存在。
無論仙凡,日夜祭祀膜拜此類祖廟正神,皆是有福無禍,百無禁忌。
彼輩也隻會庇佑生民,而彆無索求,因此亦是億萬生民之信仰所雲集,萬劫不滅。
愣了好一會兒,餘缺謙卑的拱手,洗耳恭聽:
“敢問黃師,另外兩方祖廟是何名諱?所祭之神,又是何尊稱?”
黃歸山似乎很挺滿意餘缺此刻的驚愕,他翹了翹下巴,負手背身,道:
“你且回想一下,平常生活中還有哪幾尊神最為常見,且最受百姓歡迎,或時不時就被念叨?”
餘缺低下頭,在心間將灶王爺、馬王爺、龍王爺、藥王爺、閻王爺,五尊正神的名諱、彆稱等一一念叨了一番,然後發散思維,去琢磨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民間神名。
忽地,他還當真想到了一個可以和五尊正神相齊名,且極為常見的一尊神。
“土地公公、土地爺?”餘缺試探著出聲。
不過剛說完,他的眉頭就自行皺起來,暗想著土地隻不過是個小神而已,在民間雖然聲名遠揚,每一村、每一街都有,但此神的威名壓根就不如五方正神,過於親和常見,而威儀不足。
結果黃歸山聽見,一口就道:“沒錯,正是土地老兒!”
這下子,餘缺更加將眉頭擰起來了,心間疑惑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