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莉因為自己發散的想象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同時,也想到了另外一個值得留意的細節——2008年,實際上是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年份。即使紐約時代廣場表麵上繁華依舊,但如果你足夠仔細,或者說,你知道你自己要注意的是什麼,你就會看到一些西裝革履、一副華爾街精英打扮,卻一臉愁容,甚至,懷裡抱著離職紙箱子的人。
這些人中會不會有人正來自即將宣告破產的雷曼兄弟呢?
平靜的氛圍被來去匆匆,以及略顯蕭條的奢侈品店鋪蒙上了一層陰霾。但看這些一如往常、光怪陸離的廣告牌吧,娛樂行業依然堅/挺。
當你在曆史書或者新聞上讀到一個事件時,因為距離的作用,事件之外的讀者和聽眾總會想象出一種誇張的景象來。而身處事件中的人,一點一滴的生活依然在有序向前,人類的忍耐力總是無窮的。曆史,並不是簡單的幾句事件流程和意義總結。
尼爾森家就屬於受經濟危機影響較小的那類,“次貸危機”對於卡莉來說,和她上一世的感受一樣,更多的是一種報紙上的詞彙。
當然,偶爾會聽爸爸提起街角的某某家搬家了,因為房子被銀行收走了;另一個影響,是因為居民對經濟的焦慮而引起的銀行體現擠兌潮,但即使家裡真的遇到的現金流危機,爸爸也不會對她提。
按照網上查詢、以及安迪“道聽途說”的百老彙看劇指南,卡莉和喬治提前半小時搭乘以臟亂差著名的紐約地鐵並步行到了劇院附近。
在擁堵的人流前,門口的檢票員一臉生無可戀。
“請出示您手中的票和身份證件,駕照、護照和社會保障卡均可。”打扮時髦的男性檢票員有氣無力地重複著。
喬治板著臉,煞有介事地抵上自己和卡莉的假id……用堅定的表情塑造著自己的“無辜無害”。
短短的幾秒鐘,讓從未做過壞事的卡莉和喬治心驚肉跳。
檢票員的眼皮終於動了,像個活人。他慢悠悠地,瞟了一眼卡莉,又瞟了一眼id卡,再瞟回卡莉的臉……
“你21?”檢票員問喬治,“她17?”
卡莉挺直腰板,點頭,做篤定狀。
看這架勢,她真的以為這一趟要黃了,還搭進去兩張卡,現在隻求他可彆報警。
出乎兄妹倆的預料,檢票員忽然聳聳肩,“whatever,快走快走。”
作者有話要說: *《春之覺醒》近幾年排過好幾個國內的版本,b站上有宣傳片。
189X年寫的故事,放到中國當下背景,居然沒有違和感……也是很諷刺了。
蝦米上有《春之覺醒》的原聲碟,Lea版本,連接我也分享到圍脖裡了
(Lea的版本,b站上也有音樂劇錄像,是整個舞台都錄進去的那種,所以很不清晰)
謝謝讀者大大們的評論打分支持~(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