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據就非常驚人了。目前世界上所使用的太陽能麵板,以材料區分主要分為多晶、單晶、非晶矽三大類,在最理想狀態下也就是電池純度和整合度做到最佳,地球實驗室數據也就在25%左右,在太空的真空環境中可以達到37%。37和58,這不是簡單的數值增長,而是全新材料引起的質變式跨越。
可惜的是,這種單分子流體材料無法在地球正常環境下使用,其光能高轉換的特性隻有在真空環境下才能出現,不像矽基材料的太陽能麵板,在日常使用中雖然轉化率不高隻有12%到17%,每平米大約需要6到8個小時的光照才能產出一度電,但是裝上就能用啊。
隻能在真空中使用的單分子流體材料於日常應用無緣,而且提煉和製作費用不菲,注定是曲高和寡。當時這款新材料被研發人員發明出來,先是引起驚喜,可是經過應用性測試後期望值大跌,商業化難度太高,隻能歸入公司的技術儲備庫。
好在陳文浩讓小卡隨時監看著研發條線,才沒有讓這項技術在技術庫裡閒置,這無疑是目前能找到的最佳太空站能源材料。同時,在陳文浩的要求下,早就開始了生產和儲備的工作,但經過近半年的積累,也就堪堪存夠了100公斤的量,可見其生產的難度。
出於方便運輸和釋放的原因,等到八架圓心飛船建成後,這寶貴的100公斤新材料將被密封在特製的容器裡,集中存放在一架飛船上,並將於飛船成功拚接後開始釋放。
100公斤的單分子流體材料將以薄膜形式在太空中釋放,形成一塊薄如蟬翼,展開麵積達到100平方公裡的太陽能吸收屏障。
100平方公裡又是什麼概念?從數字上描述就是四邊邊長都達到10公裡的一塊區域,大約相當於15萬畝的麵積。要更形象描述的話,那麼以超大型城市京城為例,二環總麵積大約是60平方公裡出頭。也就是說,這塊太陽能屏障的展開麵積相當於京城二環麵積的1.6倍。
同時,相比地球上絕大多數地區每天6到時的光照時間,位於地月線拉格朗日點的區域,不分季節、不分日夜每時每刻都能照射到陽光。除了每年有24小時因為進入地球本影區,被地球的影子遮擋無法照射太陽。幾乎可以理解為全年無休吸收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並通過專用線路或是無線傳輸到太空站以供使用。
這塊屏障一旦正常運轉,所產生的電能,不僅能夠輕鬆滿足太空站中心管理區的能源需求,還能為接下來在太空中建造第一圓環和第二圓環提供能源保障。至少接下來用於太空建造的無人化智能機械設備就有了可靠的充電站。
相比這些即將一鳴驚人的“秘密武器”,飛船的建造過程顯得尤為低調,沒有舉辦任何儀式典禮,也沒有一條向外流露的消息。
隻有第一條圓心飛船竣工時,陳文浩和嚴國平都拋開了手頭工作,待在了智慧車間的現場,親眼見證智能機械完成了最後步驟。除了小卡,目前隻有他們兩人完整了解太空站項目全貌,明白一旦進入實施會對人類社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和刺激。
兩人默然看了半天,嚴國平才首先開口,“我讀博士的時候,導師常對我們說,你們今日所學將會改變人類的未來。我一直覺得這是導師對學生的期許,沒想到畢業十多年後,我竟然可能真的要做到了。”
陳文浩沒有轉頭,依然凝望著剛竣工的第一架飛船,“放到三年前,就算是在最誇張的夢裡,我也想不到能走到今天這步。曾經作為奮鬥目標的財富和社會地位,得到了的確讓人覺得快樂,但人生總不能就此止步吧。希望將來證明我們今天的選擇並沒有錯。”
……
有了第一架圓心飛船的成功經驗,從第二架開始,圓心飛船的建造進度開始進一步提速。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