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分裂還包括了南北分裂,或者說天津港與膠州港的建設,成功拉了北方士子一把!”
李祺在堪輿圖上麵圈出了這兩個地方。
“先前因為南北文化底蘊的差異,朝堂之上多的是典型的江南縉紳,他所代表的是江南地區大商人、大地主、大士紳的利益。”
“沿海地區倭寇橫行,海匪肆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有人和倭寇、海盜勾結,用他們來封鎖東南沿海地區,以便他們壟斷利潤驚人的海貿。”
“一旦朝廷解開海禁,倭寇與海匪沒有了倭國這邊的支持,它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即便朝廷大軍不去清剿,這些倭寇自然而然也會消亡的乾乾淨淨,這不僅僅沉重的打擊了倭寇,同樣也是打擊了東南沿海地區這些大家族、大商人、大士紳的利益。”
話說到這兒的時候,老朱陛下也忍不住瞪了李善長一眼。
都是這個貪婪的老家夥,收受江南士紳賄賂,推動朝廷推行海禁國策。
李善長感受到了老朱陛下的目光,心裡麵暗自叫苦。
李祺啊李祺,你他娘的能不能憋提這個事兒了?
非要坑死你爹才滿意嗎?
“這海禁已廢除,江南士紳以後想要再壟斷海貿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了,再加上北方天津、山東這邊海貿、造船業的興起,迅速搶奪了江南地區這些人的市場和財路,所以江南地區這邊這些大商人、大家族、大士紳的意見就非常大,他們才會在朝堂之上激烈反對。”
正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江南地區這些大商人、大家族、大士紳們自然是不甘心,一直都試圖通過朝中這些出身江南地區的官員來影響大明的朝政。
今日那些出列反駁之人,大部分都是如此。
要是以前,隨隨便便都能夠找到很多人出來為他們的利益代言,可是經過了幾個大案,江南士林遭到了沉重的打擊。
錦衣衛指揮使毛人屠兩下江南,血洗了江南士紳兩次,就算再頭鐵的人現在也知道,洪武大帝手段強硬,是不會輕易向士紳縉紳服軟的。
“現在北方天津、山東地區的興起,北方出身的官員士子自然也是跟著收益很大,他們各自背後的家族多多少少都能跟著享受到海貿興起的好處,也會成為我們踏上海洋之路的堅定支持者。”
李祺看向眾人,沉聲道:“所以我們接下來的策略,便是大力加重天津港與膠州港的地位權重,其他三大港可以持續建設,或者說限製動用,把這些想要出海謀利的士紳全部趕去天津港與膠州港,從而促進北方的發展,以此彌合南北。”
話聽到這兒,老朱陛下終於反應了過來。
大明王朝的南北分裂,其實一直都有。
自唐末至元初,那個時候,南朝與北朝彼此嫌隙。
到了元朝,元朝建立南人科舉與漢人科舉,將這漢人,以南北區分。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後,采用“諸色戶計”製度,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日人(指西北地區各族及中亞,東歐來中國的人);第三等是漢人(指原來金統治下的漢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麗等族及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雲南兩省的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統治下的漢族和其他民族)。
元朝廷隻承認北方漢人為漢人,專設一場考試讓他們科舉,而南方漢人則參加南人榜的考試。
自此,南北之間的割裂形勢在他們故意的挑唆之下,愈演愈烈。
老朱定鼎天下,本欲彌合南北,使大明歸於一統,無有南北之分,現在終於看到了希望。
“文和,如你所言,朝廷接下來會將重心放在天津港和膠州港,前往濟州島與倭國的商隊商船,必須從這兩港出發!”
李祺含笑點頭。
“此外,就是倭國的開發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