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經曆數次生死,終於成長了起來。
他看著眼前的堪輿圖,一語便道出了寶貝島的戰略意義。
此地是連接東海與南洋的關鍵節點,大明若是將其打造成為水師基地,那麼便可進一步向南經略南洋。
但擺在麵前的問題,依舊有不少
最大的難點就在於,這地方是蠻荒之地。
太子標沉聲道:“文和,據我所知,小琉球這個地方,上麵的漢民很少,這裡瘴氣橫生,蠻夷又不慕教化茹毛飲血,想要開發這裡可是個極大的難題。”
“把此地打下來沒什麼問題,難的是如何開發,再者在此地建設水師基地的話,這浙江、福建、兩廣都有很多基地,而且本身就有基礎,特彆是福建泉州這裡,朝廷已經建好了海關咱們根本就沒有必要費力去開發小琉球。”
太子標罕見地對李祺的計劃提出了質疑。
主要還是出於實際考慮,李祺這計劃一旦展開,朝廷又將會投入大量成本,而且明明有著泉州海關等地方可以平替,為什麼非要開發這個小琉球呢?
在太子標看來,開發小琉球,那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必要,因為福建離小琉球就很近,僅僅隻是一水之隔而已,而福建這邊本身就有非常不錯的海關與港口基礎設施。
“標哥你放心,開發小琉球當然是有錢可賺的,我李祺怎麼可能做賠錢的買賣。”李祺笑了笑說道。
“難道你們忘了,現在的大琉球嗎?”
聽到李祺的話,眾人眼睛微微的一亮。
仔細的想一想,似乎好像還真是這樣,李文和做的買賣從來就沒有虧本過。
而且他口中提及的大琉球,這些年發展也確實不錯。
當年李祺率領水師遠征倭國,因在海上與倭寇激戰,所以前去大琉球補給,大琉球這邊對大明天使的到來那是滿心歡喜,各種吃喝甚至女人都安排上了,這份恩情李祺也沒有忘記。
當大明水師踏平倭國後,東海貿易正式在濟州島開展,大琉球也作為一國參與其中。
李祺為了償還恩情,不但跟徐輝祖打了招呼,在某些方麵照顧一下這落後貧瘠的大琉球,而且還親自給大琉球設計了致富之路——種植水稻與蔗糖!
想到這裡,太子標就看向李祺追問道:“文和,你的意思是,小琉球也可以種植水稻和蔗糖?”
李祺含笑點頭。
“小琉球這裡雖然是蠻荒之地,這裡瘴氣橫生,蠻夷凶狠不知禮義,但小琉球的地理位置至關重要,是我們將來南下南洋、澳洲的必經之地,所以一定要開發這裡,建設港口,建造船隻等等,現在投入成本,都是可以為將來打基礎。”
這第一點是從前景出發,大明水師不會困在東海這一隅之地,遲早是會向南洋進發的,所以提前一步控製住小琉球,並且將其建設成水師基地,對以後經略南洋也提供了便利。
“另外江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靠著五大海關未免太過稀少了些,而且就算是水師將士也可能與地方士紳勾結在一起,但是小琉球不一樣,如果是我們自己開發的話,等於是在東南沿海地區有了立足之地,以後大明水師就可以插手進江南之地就容易多了,咱們可以動用水師壓製這些江南士紳!”
這第二點則是從國情出發。
東海沿海士紳尤其是江南士紳,他們敢跟朝廷叫板拜拜手腕,底氣就在於江南之地是大明王朝的賦稅重地,可大明如果打通了南洋甚至是西洋的遠洋貿易,每年光靠著這遠洋貿易的利潤,就足夠承擔軍費開支了。
水師將士也能夠因此賺個盆滿缽滿,自然不會再鋌而走險去跟士紳縉紳勾結,平白斷送大好前程,在這種局勢之下,小琉球水師就顯得頗為關鍵,可以隨時打擊不聽話的東南沿海士紳!
這其實與官場異地為官是一個道理。
你總不能讓他們自己人監督自己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