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大小琉球!因地製宜發展經濟!(2 / 2)

太子標聽後連連點頭。

可李祺帶給他的驚喜遠不止如此。

“最後一點,就是小琉球這個地方,雖然諸多條件非常的惡劣,但是小琉球也有小琉球的諸多好處。”

“跟大琉球一樣,因為地處太平洋裡麵,這裡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在這裡種植水稻,可以一年兩熟,甚至於在小琉球南部地區這裡還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如果將整個小琉球開發出來,等於是我們大明以後多了一個大糧倉,北方出現災荒的話,直接就可以從這裡命水師走海運將糧食調運到北方來賑災。”

李祺開始緩緩的講述起開發小琉球的好處來。

“而且小琉球靠近熱帶赤道,即便是在冬天,這裡也很少會下結霜、下雪,所以在冬天的時候,我們大明北方各地都沒有辦法種植的時候,這裡卻是可以種植蔬菜、水果,到時候用船一運到天津北平等地,隨隨便便也是可以大賺特賺的。”

“當然這些都是經濟問題,不如前麵的政治以及軍事,可至少小琉球開發以後,想要賺錢的話,可以種植水稻和蔗糖,也是可以謀利的,讓駐紮於此的水師自給自足不是什麼難題。”

自給自足!

這四個字分量擺在這裡。

饒是太子標此刻都沒有反對的話講了。

因為大琉球的成功就擺在先前,這些年他們靠著李祺的指點,瘋狂種植水稻和蔗糖,然後用這兩樣到濟州島參與貿易,換取自己需要的鐵器、布匹等各種生活物資,日子也漸漸富裕了起來,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窮困潦倒的小老弟了。

甚至就在去年,大琉球感恩大明的恩德,三王一同入京朝貢不說,還一口氣賣給了大明數百萬石糧食,成功解決了大明王朝的燃眉之急,雙方都是皆大歡喜。

什麼叫做“友邦”?

這才是真正的友好邦交啊!

比高麗那些不安分的家夥,簡直好出了百倍不止!

“水稻我倒是知道,不管什麼時候糧食都是硬通貨。”

太子標看向李祺,“但是這個蔗糖,文和你讓朝廷收這麼多乾什麼?”

“這些年大琉球出口的蔗糖,全都到了我大明這裡,再多我們也吃不下了啊!”

跟李祺廝混了這麼多年,太子標也學會了一些專業術語。

比如什麼“進口出口”,再有就是“市場飽和”。

按照李祺的說法,大明現在的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了,真沒必要再進口蔗糖了。

“因為白糖可是戰略物資啊!”

李祺輕笑了一聲。

“咱們火藥包裡麵,不是加了白糖嗎?”

“你問問那些蒙古鐵騎,痛還是不痛?”

三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