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文和提出的“信息壁壘”一說,加之江南士紳的所作所為,卻讓兒臣對這種做法產生了質疑。”
“最簡單的例子,現如今朝廷因為戰事而缺糧,江南士紳卻一個個富得流油,他們通過這信息壁壘肆意奴役壓榨百姓,將百姓產出收入自已囊中,國朝有難時他們卻不肯拿出糧食來,這不就是愚民政策最大的弊病嗎?”
太子標看向老朱,聲音洪亮。
“愚民政策當真利國利民嗎?並不見得。”
“但是這愚民政策卻利了士紳縉紳,給了他們鑄造信息壁壘,剝削壓榨百姓的權力!”
老朱陛下選擇了沉默,眼中隱隱有精光閃爍。
“此外,我們擔心的是開啟民智後,老百姓不會安於現狀,想要過上更好的日子,那我們就讓他們過上更好得日子,以前或許不行,但是有了土豆、甘薯與玉米這些高產作物後,朝廷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當我大明不再為糧食發愁的時候,就能騰出手來修建大明的河道交通,讓大明各地之間的聯係更加通暢,貨物人員的往來也更加密切,人員往來密切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商業會興盛起來。”
太子標此刻猶如李祺附身,對商業充滿了期許。
“有了繁榮的商業氛圍,大明就能在商業上征收更多的賦稅,朝廷就不再為錢糧短缺而發愁,朝廷有了錢糧就能做更多的事,為百姓開辟更多的生存空間。”
“就比如海洋貿易,正因為文和構築了濟州島貿易平台,所以才能帶動沿海地區發展,那些從事絲綢、瓷器、茶葉等行業的百姓子民,也紛紛從中獲得了利潤收益,日子也比之好過了太少。”
“就算是那些沒有從事商業的子民,他們也因為海禁的廢除,而出海捕魚改善生活,父皇可以親自去天津看看,這個昔日的災荒之地,現如今繁華不輸京師,可以說是世外桃源一般,令人震撼。”
“而這就是李祺在天津發展工商業的魅力,他用事實告訴我們,民愚政策是行不通的,想要百姓吃飽穿暖,就必須開啟民智,給百姓更多掙錢養家的機會,否則隻會如先前一般,所有產出全都落入了士紳縉紳的腰包,窮了朝廷和百姓,富了士紳與縉紳!”
這番話說完,太子標就不再開口了。
老朱陛下怔怔地看著這個兒子,最後苦笑著搖了搖頭。
“朕知道了。”
“或許是朕真的老了吧!”
“竟然有些接受不了你們年輕人的想法了。”
頓了頓,老朱陛下補了一句。
“準備一下,朕要去一趟天津。”
“上次去的匆忙,沒有認真看看,你口中的世外桃源。”
太子標臉上閃過一抹喜色,可還不等他高興,老朱陛下接下來這句話,直接就讓他破防了。
“你瞎樂什麼?朕去了天津,你這個太子自然留下來主持大局。”
太子標臉上的笑容當場凝固。
老朱陛下瞟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開口。
“唔……朕還要帶著妹子和臨安一起去!”
太子標:“???”
臥槽?
有你這樣當爹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