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輿論是一把雙刃劍!(1 / 2)

李祺取出一份報紙遞給了曾秉正。

“這就是我在天津辦的大明日報,你可以先看看。”

曾秉正接過細細翻閱了起來,不得不承認,這與官方的邸報確實有極大的不同。

最直白的區彆,就在於大明日報通篇用的俗話俚語,就算沒有度過是得人,聽彆人一念也知道是怎麼回事。

在書生士子看來,這文章就應該向古人學習,儘可能的精簡,字越少越好、越牛叉,還有這字句必須要押韻,要和寫詩詞一樣,必須要對仗、對偶,豈能像這個報紙上麵這樣沒有任何的對仗、對偶。

曾秉正也是這樣想的。

但他明白李祺這樣做的深意。

他這大明日報,不是給官員縉紳看的,而是給百姓子民看的。

“第一步,通政司以後將邸報辦成兩種,一種為內刊,也就是以前的邸報,上麵的內容是隻能讓官員知道,不能讓百姓知道,比如某些該保密的朝政國策。”

李祺看向曾秉正,直接下達了命令。

既然老朱陛下給了他這個權力,他就不會乾坐著看戲。

曾秉正是個聰明人,就算他心裡麵抵觸,卻是不得不去做!

“另一種為外刊,也就是如同這大明日報一樣,向天下百姓發售,至於內容就是朝廷近期的大政方針,通篇采用俗話俚語。”

“內刊就跟以前的邸報一樣,至於外刊畢竟是給平民老百姓看的東西,售價幾文錢即可,日後你通政司需在地方設立分部,還要設宣政吏遊走於鄉野市井,將外刊內容念給百姓聽,讀給百姓聽!”

聽到這話,曾秉正瞪大了眼睛。

“駙馬爺,這……這……不太好吧?”

李祺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有什麼不好的?對朝廷不好還是對士紳不好?”

“你們不要老是想著搞神秘脫離群眾,要主動走入民間,讓老百姓們知道你們這些官員一天都在乾什麼,又真真切切地給老百姓做了哪些仁政,這樣才能增強民族凝聚力,才能讓老百姓信賴朝廷!”

“如若不然,百姓一輩子被困在鄉野田地裡麵,根本就沒有了解外界信息的渠道,士紳縉紳說什麼他們就信他們,一輩子都在士紳縉紳的掌控之中,包括辛勤耕種的產出,也大多落入了士紳縉紳手中!”

曾秉正聽得眉頭緊鎖,但他還是一臉認真地開始做起了筆記。

“當然,這是新報外刊的主要板塊,你還可以開辟一些板塊,刊登一些有關百姓民生的事情,還有我大明官員將士的那些英雄事跡,都可以刊登在上麵,甚至才子佳人的花邊新聞也可以,或者直接跟我大明日報統一也不是不行,反正通政司的內部渠道更多一些……”

聽到這話,曾秉正突然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駙馬爺,這樣一來新報的成本可就太高了吧?又要散出人手去獲取新聞,又要安排人手篩選出有價值的新聞,然後就是刊印發放……”

更彆提,李祺還說又要設立分部,又要增加宣政吏……當然,曾秉正覺得不太可能。

“錢不是問題,父皇那邊自然會提高通政司的專用資金,另外你也可以招商引資啊,在新報上留一個邊邊角角犄角旮旯,讓那些商賈購買用以宣傳打廣告……”

曾秉正:“???”

臥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