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缺鹽!真是天大的笑話!(2 / 2)

可問題是,天津缺鹽嗎?

這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天津海河口兩側,東臨渤海灣,存在著一座巨型鹽場——長蘆塘沽鹽場,也就是我國三大鹽場之一的長蘆鹽場。

長蘆鹽區的開發曆史悠久,大明立國之後,就立刻在滄縣長蘆鎮就設置了管理鹽課的轉運使,統轄河北全境的海鹽生產。

因為長蘆鹽場距離京師最近,變現也方便,所以長蘆鹽引就成了大明官員行賄的通用物。

你給銀子又重又沉的,還容易落人口實,多不方便。

但是你給鹽引,輕飄飄的鹽引往袖子裡一收,這事情不就成了嘛!

隻是,不管怎麼說,天津都不可能缺鹽,也不會缺鹽。

就算沒有這座近在咫尺的長蘆鹽場,天津可是大明漕運的樞紐之地,難道還愁沒有鹽嗎?

但是,偏偏這些鄉野間的天津老百姓們,連鹽都吃不上,連鹽都買不起!

嘿,這可真是有意思!

李祺臉上掛著笑容,可是傻子都看得出來,他這笑容是多麼冰寒刺骨。

“那這位老人家,有沒有說過,鹽到哪兒去了?”

“沒有,他確實不知道。”藍玉低聲回答道:“據老家夥說,以前還是吃的上鹽的,而且那個時候鹽也不貴,大家都買得起。”

“但是自從前些年開始,這鹽價就一路飆升,而且官府也絲毫不予理會,哪怕有人去報官也沒用,反倒是那些倒賣廉價私鹽的私鹽販子,官府抓捕起來倒是積極,抓到一個殺一個,所以後來連賣私鹽的都沒有了。”

“這官鹽太貴買不起,賣私鹽的又被官府給殺光了,老百姓是真買不起鹽,被逼得沒辦法隻能不吃……”

官鹽太貴買不起?

私鹽販子被殺光?

漂亮,真是漂亮!

官商勾結,貪腐受賄,玩的這麼花嗎?

隻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

李祺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關鍵信息,那就是老農說的從前些年開始。

鹽引,就是領取食鹽和販賣食鹽的憑證。

大明因為西北部長城一線地區的鹽糧由於高寒,屯田的產量十分有限,這就是使得軍隊的部署得不到足夠的後備儲量,所以朝廷推行“開中法”,鼓勵商賈百姓納糧中鹽。

所謂“開中法”,簡單流程就是商人把糧食送到邊鎮,然後再用交割文書到戶部領取相應的鹽引,拿到了鹽引再到鹽場領鹽,最後就是通過自己的渠道售賣出去以此謀利。

鹽鐵都是百姓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資,因此存在極大的暴利。

尋常百姓什麼都可以缺,但鹽是活命的東西,怎麼能缺得了?

這“開中法”其實就是一種打包形式的捆綁銷售,利用商賈逐利之心,放出食鹽專賣權,從而通過商人的銷售渠道和運輸渠道來完成糧食的配給,以此解決九邊重鎮糧食短缺的問題。

晉商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憑借開中法賺了個盆滿缽滿,崛起了不少富商巨賈。

但也正是這鹽引存在暴利,因此朝廷實施開中法後,許多權貴看到有利可圖,便開始想方設法奏討鹽引,倒賣給商人,換取利益,或公然走私,在正鹽中夾帶私鹽,牟取暴利。

隻是李祺沒有想到,這才過去了多久,還沒到洪武中期,就有人這般張狂肆意地貪腐受賄!

怎麼?

真以為洪武大帝提不動刀了?

還是說,想感受一下“大明慈父”的溫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