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鹽政弊病!最終便宜了誰?(2 / 2)

“文和,大明有你,實乃大明之幸也!”

話音一落,韓宜可當即向李祺躬身一禮。

其餘官員見狀,也是有樣學樣。

此刻他們對李祺佩服的五體投地,曬鹽法真的可行,而且產量高的出奇,在大冬天就曬出了如此多的鹽,這要是到了夏天,簡直不敢想象。

李祺笑著受了他們這一禮,這才將韓宜可給扶了起來。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先彆急著高興,我們接下來還要做很多!”

李祺看向眾人,隨後召開了決定鹽運司命運的第一次會議。

與會之人,除了鹽運司官員,便是監察院的韓宜可,代表著朝廷的意誌,再有錦衣衛的毛驤,代表著老朱陛下的意誌。

拍了拍手,眾人注意力彙聚到李祺身上。

“諸位請看,這是我命人繪製的鹽場區域圖,這些地方曬鹽法都是可行的……”

李祺拿著炭筆不斷寫寫畫畫,給這批鹽運司官員耐心講解著。

這批官員並非之前那些貪官汙吏,而是太子標親自參與選拔的賢才乾吏,年齡也普遍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正是年富力強、前途璀璨的時候。

他們心中都很清楚,隻要自己堅守底線,跟上這位帝婿駙馬爺,那榮華富貴唾手可得,所以此刻眾人聽得都很是認真,唯恐漏掉了任何一個細節。

鹽場之後,就是鹽商。

鹽商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就是大鹽商,他們控製了鹽場,隻有他們能夠從鹽場裡麵拿到鹽,所以處於這個產業鏈的上遊,吃最大的利潤。

比如一斤鹽賣五十文一斤,他們這些大鹽商就要吃掉至少一半的利潤,有二十五文的利潤是屬於他們這些大鹽商。

而且這些大鹽商往往並不需要多複雜的操作,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從鹽場當中拿鹽出來就可以了,非常的簡單。

當然,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成為這樣的大鹽商,這些大鹽商的背後都有極其龐大的背景,基本上每一個人的家族都是士紳大族。

或是自己本家出去的子弟,在朝中為官,又或者是自己本家聯姻的人,又或者是自己的同鄉等等之類的,總之每一個都有著非常龐大的利益關係輸送網絡。

再加上又打通了地方的每一個環節、鹽場的上下等等,所以他們這些人繳納了銀子拿到了鹽引,才能夠從鹽場裡麵將鹽給拿出來。

如果是其他人,即便是繳納了銀子拿到了鹽引,想要從鹽場裡麵提鹽出來,那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大鹽商之後便是中間人,他們的勢力範圍可能局限於一個省內,沒有辦法上至朝廷,自然而然也就沒有辦法從鹽場拿到鹽。

所以他們就成為中間商,大鹽商從鹽場拿鹽,他們就接過來,轉手再賣給各自勢力範圍內的下遊銷售商,同樣也是一個賺一筆。

鹽隻是在他們的手中過一下,一斤鹽至少也是要讓他們賺十文錢。

最後的就是下遊銷售商了,這些人往往都是一個小地方的豪強,能夠壟斷一個地方的食鹽買賣,鹽隻有他們才能夠賣。

自然而然的,這鹽到了他們的手中,一斤鹽至少也是要賺十文錢,有些心黑的,那就賺的更多了。

所以本來鹽這個東西,朝廷從中得利算是最小的,每年收到的稅銀少的可憐,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越來越少,到最後基本上就失去了這一塊的收入。

聽完李祺的分析,眾人聽後全都眉頭緊鎖。

好端端一個鹽場,朝廷卻收不到多少稅銀,反而便宜了這些士紳商賈!

簡直豈有此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