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1 / 2)

第79章

清歌,這位大炎國的女皇,她不僅擁有超凡的智慧,更有一顆公正無私的心。她深知,法律是維護社會公正的基石,但法律也並非完美無缺。在麵對齊誌高這樣的惡徒時,她心中的怒火難以平息。因此,當知府天雄向她報告案子的詳細情況和判決結果時,她不禁歎了口氣。

“像齊誌高這種無情無義的人,隻判個無期徒刑,實在是太便宜他了。”清歌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種難以掩飾的憤怒與不甘。她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一切虛偽與邪惡。

天雄,這位忠誠的知府,他深知清歌心中的憤怒與不甘。他笑著回答道:“他這也算是僥幸吧,正好在他行凶的時候,陛下您駕到了,救下了杜若蘭。按照陛下您‘少殺、慎殺’的原則,所以才隻判了他無期徒刑。”

清歌聽了天雄的話,語氣變得更加冷峻:“好吧,既然法律已經定了,那就不能輕易更改。但是齊誌高這個人做的事情,我實在是難以接受。如果不給他一個嚴厲的懲罰,怎麼能夠警示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呢?”

天雄麵露難色,他深知清歌心中的正義感與責任感。他沉吟片刻後說道:“陛下,這起案件因為齊誌高並未成功實施謀殺,所以無期徒刑已經是頂格處罰了。如果要加重刑罰,那就必須修改法律,這可能會引發一係列的問題,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

清歌冷冷地瞥了天雄一眼,她的聲音如同寒冰一般刺骨:“為了這個惡賊去修改法律,賜他死刑,那太不值得了。而且死有什麼可怕的,讓他生不如死才是真正的極刑。傳我的旨意,齊誌高因為謀財害妻,天理難容,人神共憤,賜他陰陽頭(古代對囚犯的一種羞辱性發型),判處無期徒刑,並且永遠不得減刑,遇到大赦也與他無關,就讓他在牢裡坐到老,讓他生不如死!”

清歌的話音剛落,整個大殿內一片寂靜。眾人皆知,清歌這位女皇,雖然年輕,但她的智慧與決斷力卻超乎常人。她借鑒了後世的一些法律製度,製定了大炎國的法律,廢除了株連九族的殘酷刑罰,減輕了殺戮之氣。然而,她也深知,法律並非完美無缺,人為製定的規則總會有漏洞和遺憾。

就像那些故意碰瓷訛詐的老人,他們利用法律的漏洞,肆意妄為。如果沒有證據,那就隻能自認倒黴;就算有證據,因為他們年紀大了,也很難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懲罰。官員們往往隻能和稀泥了事,這種事情雖然小,但反映出的卻是人心的險惡。

為了維護公正,清歌在和眾臣商議法律的時候,特彆賦予了掌權者特赦和特懲的權力。她覺得,法律雖然重要,但人心向善才是根本。如果覺得某個刑罰太重或者太輕了,就可以順應民心,適當地增減刑罰。這樣一來,既能維護法律的尊嚴,又能讓民眾感受到皇恩浩蕩。…。。

曾經有一個大炎國的子民,他在二十歲那年因為憤怒殺了三個人。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他回家時看到自己的妻子正被三個惡霸侮辱。他憤怒之下殺死了第一個人,其他兩個人逃跑,他又追上去把他們也給殺了。後來他主動去自首認罪了。惡霸的家人自然是想置他於死地而後快。

然而,在清歌的眼中,這個子民並非十惡不赦的罪犯。她深知,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與苦衷。因此,在審理這個案件時,她特彆了這個子民的情況。她發現,這個子民平時為人和善,從未有過任何違法犯罪的行為。他的殺人行為,完全是因為憤怒與保護家人的本能所驅使。

於是,清歌決定對這個子民給予特赦。她認為,法律的目的就是要除暴安良,同時也要防止濫用刑罰。這個世界紛擾複雜,法律又怎麼可能完全按照每個人的意願來執行呢?她所能做的,就是希望人心能夠向善,法律能夠日益完善。

如今,麵對齊誌高這個惡徒,清歌再次行使了她的特懲權。她知道,這樣的懲罰對於齊誌高來說,或許比死刑更加殘酷。但隻有這樣,才能讓他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威嚴與公正。同時,也能讓那些心懷不軌的人知道,在大炎國這片土地上,任何罪惡都將受到應有的懲罰。

大炎國的法律,在清歌的帶領下,日益完善。她深知,法律並非萬能的,但沒有了法律,這個世界將會陷入混亂與黑暗。因此,她用自己的智慧與決斷力,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公正與和平。她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大炎國的子民們能夠心懷善念,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這位負責斷案的官員,姓林名正清,年逾四旬,麵容清臒,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凜然正氣。他坐在案前,手中緊握著那卷泛黃的宗卷,心中如明鏡般透亮,將這件案子的來龍去脈梳理得一清二楚。然而,眉頭緊鎖,神色凝重,顯然,這案子讓他感到異常棘手。

事情發生在三個月前的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小鎮上的一名漢子,名叫李壯,為了救出自個兒被惡霸擄去的媳婦,一怒之下,揮刀砍翻了那個惡名昭著的惡霸。這本是情有可原,正當防衛,合乎情理。可問題就在於,李壯一時衝動,竟又追上去,將另外兩個逃跑的惡霸同夥也一並了結。這,便構成了防衛過當。

更糟的是,那被害的惡霸家族,勢力龐大,請來了一位巧舌如簧、卻不怎麼地道的訟師。這訟師愣是將李壯救妻的英勇行為,歪曲成了激憤殺人,還搬出一堆律法條文來套,硬是把有理的事情說得模糊不清,讓人難以辯駁。

林正清是個正直不阿的官員,他心裡明鏡似的,知道按律法來判,即便輕判,李壯也難免要在牢裡蹲上十幾年。可李壯本是個憨厚樸實的漢子,全是因為心疼媳婦,一時失手,才落得這般下場。他的遭遇,實在讓人同情又歎息。…。。

林正清在書房內踱步,左右為難。他深知,若按律法嚴判,雖能彰顯法律之威嚴,卻難免寒了人心;若從寬處理,又恐難以服眾,更怕那惡霸家族不依不饒,引發更大的麻煩。思前想後,他決定將這事兒上報給刑部尚書路秉章。

路秉章是個年過半百的老臣,閱曆深厚,一見卷宗,也是眉頭緊鎖,沉吟良久。他深知這案子的複雜性,既要維護法律的公正,又要兼顧人情世故。想了想,他決定問問李清歌的意見。

李清歌,大炎朝的女皇,年方二八,卻已展現出非凡的治國才能。她容貌絕美,氣質高雅,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聽聞此事,她並未急於表態,而是靜靜地翻閱著卷宗,沉思片刻後,直接下了道特赦令,赦免了李壯的罪行,還表揚了他保護妻子、對抗暴行的義舉。

這道特赦令如同一股春風,吹散了林正清心頭的陰霾。他深知,李清歌此舉,不僅救了李壯一命,更保住了他一家人的完整,也彰顯了執法中的溫情所在。

然而,李清歌的治國理念並非一味寬仁。對於那些雖然量刑不重但惡行昭著的家夥,她絕不會手軟。比如齊誌高,那案子惡行累累,多虧了杜若蘭得到李清歌的搭救才免了一死,被判了無期徒刑。

齊誌高,一個惡名昭著的惡棍,曾在大炎朝境內犯下無數罪行。他欺男霸女,無惡不作,百姓們對他恨之入骨。終於,在一次作惡時,他被捕入獄,被判無期徒刑。然而,無期徒刑並非意味著他將在牢裡度過餘生。按照大炎朝的律法,表現好的囚犯還可以減刑,十幾年後便能重獲自由。

李清歌對於這樣的規定,心中頗為不滿。她認為,對於那些惡行昭著的罪犯,應該給予更嚴厲的懲罰,以儆效尤。於是,在得知齊誌高被判無期徒刑後,她並未就此罷休,而是下了一道特懲令。

這道特懲令禁止齊誌高減刑,並賜了他一個陰陽頭的羞辱。陰陽頭,就是一半頭發一半禿頂,與清朝那金錢鼠尾的發式有些相似,不過這次是左邊留發右邊禿,彆有一番“風味”。這樣的懲罰,對於齊誌高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羞辱。他原本就惡名昭著,如今又多了這樣一個羞恥的標誌,更是讓他在牢裡抬不起頭來。

李清歌此舉,不僅讓百姓們拍手稱快,也讓那些潛在的罪犯們感到了法律的威嚴和不可侵犯。她深知,治國不能一味寬仁,必須恩威並施,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在處理完齊誌高的案子後,李清歌又陷入了沉思。她想起大炎朝建立之初,自己曾想恢複漢朝的發式,讓男人們都留長發。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現係統的任務時常會給她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於是,她開始琢磨著,這發式的改變,說不定也是係統給的一個好機會呢。…。。

然而,世事難料。還沒等係統發布任務呢,男人們就已經爭先恐後地剪掉了辮子留起了長發。原來,那清朝的金錢鼠尾發式實在是太難看了,百年來咱們華夏的美都被它給耽誤了。大炎朝一興起,南方的百姓們就擺脫了清朝的束縛,男人們紛紛剪去辮子恢複舊時的風貌。

這一變化讓李清歌感到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慰。她看到男人們剪掉辮子後露出的額頭雖然有些突兀甚至顯得有點醜,但那是一種自由的象征,是一種對新生活的向往。她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逐漸適應這種新的發式,也會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自由和和平。

然而,也有一些人因為剪掉辮子而遭遇了尷尬。有的人因為額頭突兀而被人嘲笑,甚至因此丟了媳婦。這事兒雖然奇怪,但也讓李清歌意識到,改變發式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時間和耐心。於是,她決定頒布一道旨意,鼓勵人們逐漸適應新的發式,並嚴禁因為發式而嘲笑或歧視他人。

這道旨意一經頒布,便得到了百姓們的積極響應。人們開始逐漸接受新的發式,也更加注重自己的儀表和形象。同時,那些因為發式而遭遇尷尬的人也得到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整個大炎朝因此呈現出一種和諧、向上的氛圍。

李清歌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欣慰和自豪。她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還有很多挑戰等待著她去克服。但她相信,隻要心中有信念、有堅持,就一定能夠帶領大炎朝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那些狡黠如狐的商人眼中,每一根被男子們遺棄的辮子都仿佛閃耀著金幣的光芒。他們穿梭於市井小巷,用低廉的價格從那些急於擺脫舊時代象征的人們手中收購這些辮子。這些辮子,在商人的巧手中,仿佛被賦予了新生,被精心編織、梳理,最終幻化成各式各樣的假發,既能夠巧妙地遮掩額頭上因剃發而留下的瑕疵,又能夠滿足世人對於美的無儘追求。

女子們自然是對這些假發愛不釋手,它們不僅讓她們的容顏更加嬌媚,更在無形中增添了幾分自信與風韻。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男子們也同樣對這些假發情有獨鐘。他們或是因為工作需要,或是因為個人喜好,紛紛湧入那些假發店鋪,爭相購買。一時間,假發店鋪的生意火爆得令人咋舌,利潤更是翻了三倍有餘。店家們數錢數到手都發顫,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喜悅與得意。

清歌女王,這位大炎朝的統治者,以她敏銳的洞察力,早已看穿了世人對清朝金錢鼠尾發式的深惡痛絕。她深知,這種發式不僅是對人們自由的束縛,更是對人們尊嚴的踐踏。於是,她毅然下令改革,將剃發之刑改為陰陽頭,並正式將其納入律法之中。這一舉措,無疑是對人們尊嚴的一次重大解放,也是對清朝遺風的一次有力打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