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她輕聲說道:“你們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是朕的驕傲。希望你們能夠繼續努力,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要記住,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六位新進士聽了女王陛下的話,心中都湧起一股暖流。他們知道,女王陛下的話不僅是對他們的肯定和鼓勵,更是對他們的期望和囑托。他們紛紛點頭表示會牢記女王陛下的教誨,不辜負她的期望和重托。
大殿內的氣氛溫馨而莊重,燭光搖曳著,映照出每一個人臉上的激動和自豪。這一刻,他們仿佛都成為了大炎王朝的一份子,共同肩負著國家的未來和希望。而李清歌女王則端坐在龍椅之上,微笑著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欣慰和期待。她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她相信,在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大炎王朝一定會迎來更加繁榮和昌盛的明天。
以前啊,杜若蘭心裡頭總是犯嘀咕,齊誌高那檔子事,咋就能驚動到日理萬機的女王陛下呢?每當夜深人靜,她總會躺在床上,望著窗外那輪皎潔的明月,心中充滿了疑惑與不解。女王陛下,那可是大炎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每日裡要處理的事務堆積如山,怎麼會對齊誌高這樣一個小人物的事情感興趣呢?
她本以為這個謎團會像石頭丟進大海,再也撈不著答案。每當這個念頭浮上心頭,她都會感到一陣無奈與失落。然而,命運似乎並不打算讓她一直這樣迷茫下去。今兒個,當她終於站在大殿之上,親眼見到了女王陛下的真麵目,嘿,心裡那些個疑惑就像晨霧被陽光一照,全散了。
若蘭心裡頭那個複雜喲,驚、喜、感激,啥情緒都湧上來了。她瞪大了眼睛,緊緊盯著座上的女王陛下,仿佛要將她的每一個細節都刻進心裡。女王陛下的容顏如同春日裡盛開的牡丹,嬌豔而又不失莊重;她的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讓人心生敬畏。若蘭心中暗自琢磨,要是沒有女王陛下,自己怕是早成了山崖下的一攤爛泥了。那時候,她孤身一人,身處險境,幾乎絕望。是女王陛下派來的人及時出現,將她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這份恩情,她杜若蘭此生此世都難以忘懷。
人家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救命之恩呢?可女王陛下擁有整個天下,自己能拿什麼來報答呢?若蘭心中思緒萬千,卻一時找不到答案。她隻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來回報女王陛下的恩情。突然,她想到了自己即將擔任的官職,心中豁然開朗。唯有全心全意地當好官,輔佐女王陛下讓大炎的江山更加昌盛,才是對這份恩情最好的報答。
接下來,李清歌女王就問了問這六位才子佳人的家世背景、婚姻狀況和興趣愛好。她的聲音溫和而親切,讓原本緊張的氣氛瞬間變得輕鬆起來。六位才子佳人輪流上前回答,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和自豪。問完了,兩位狀元帶著榜眼、探花以及二甲、三甲的進士們,又給李清歌女王行了個大禮。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顯得莊重而又不失禮儀。
然後,女王就下了旨意,賜給殿試一甲的三位誇官金陵的榮耀。她的聲音清晰而有力,仿佛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同時,她還特地讓海陸空三軍鳴槍放炮為他們送行。這表麵上看是獎勵讀書人,實際上啊,也是向天下人展示咱們大炎的強盛呢。隨著女王的旨意傳下,大殿內外頓時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歡呼聲。
皇宮的大門一扇接一扇地打開,專門為了這殿試一甲的三位準備。其中啊,大炎門那可是最最重要的。它高聳入雲,氣勢恢宏,跟清朝的大清門、明朝的大明門一樣,都是皇權的象征。從古至今,隻有天子才能從中軸線大搖大擺地走過去。就連太後那麼尊貴,也不能正麵進這個門。這是大炎王朝的規矩,也是皇權的尊嚴所在。
不過啊,凡事都有例外。有兩種情況可以開這個門:一是皇帝和皇後大婚的時候,年輕的天子迎娶皇後,可以從正門進。那是皇後的無上榮光,也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二呢,就是一甲的三位鼎甲了。他們憑借著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在殿試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大炎王朝的驕傲。狀元、榜眼、探花,他們穿著嶄新的官服,頭戴冠帽,胸前插著鮮豔的鮮花。他們邁著矯健的步伐,從正麵走出大炎門,那風光、那氣派,簡直讓人羨慕不已!
皇後是被抬進來的,代表著她尊貴的身份和地位;而這三位鼎甲則是自己走出來的,代表著他們的才華和努力。他們都是那麼地引人注目,那麼地讓人敬佩。大炎門外頭,禮部的侍從們早就等候多時了。他們身穿統一的製服,手持各種禮儀用品,顯得莊重而又不失活力。六位才子佳人一出來,他們就趕緊上前幫忙。他們熟練地幫他們換上大紅官服,戴上冠帽,插上鮮花。然後啊,他們就坐上了加長的皇家禮儀車,開始了誇官巡遊的盛舉。
金陵的老百姓們最愛看熱鬨了。他們聽說有傳臚大典,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和興奮。一大早,他們就紛紛湧上街頭,聚在了中央大街上。那場麵啊,簡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街上擠得滿滿當當的,連插根針的空地都沒有。當這六位鼎甲一出現,歡呼聲、尖叫聲立馬就響成了一片。大家紛紛伸長脖子、瞪大眼睛,想要一睹他們的風采。
雖然他們是同車而行,但大家的目光啊,全都聚焦在了探花郎蒲柏和探花女杜若蘭身上了。蒲柏身材挺拔、麵容俊朗,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英氣;而杜若蘭則是花容月貌、氣質如蘭,讓人一看就心生歡喜。他們兩人坐在車上,微笑著向兩邊的百姓揮手致意。他們的笑容燦爛而溫暖,仿佛能驅散所有的陰霾和寒冷。百姓們看到他們,紛紛歡呼雀躍、鼓掌叫好。他們的聲音響徹雲霄、震耳欲聾,仿佛要將這份喜悅和祝福傳遞給每一個人。
唉,說起來也是無奈,顏值這東西,似乎真的成了這世間評判人的第一標尺。前頭的狀元、榜眼,兩位年近半百的老先生,看到眼前這一幕,心裡頭也是五味雜陳,隻能無奈地搖頭歎息。他們可是苦讀了十年寒窗,曆經無數個日夜的煎熬,才好不容易在金榜上留了名。歲月不饒人啊,如今他們已近知天命之年,跟那些正值青春年華、風華正茂的探花們比起來,確實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狀元名叫林文遠,他身穿一襲深藍色的長袍,麵容清臒,眉眼間透露出幾分書卷氣。榜眼則喚作李慕白,他身著淺灰色的儒衫,頭發略顯斑白,但眼神依然銳利。兩人都儘量避著杜若蘭和蒲柏,生怕自己心裡頭更添幾分傷感。他們知道,自己雖然學問淵博,但在這以貌取人的世道裡,終究還是輸給了那些年輕俊美的探花們。
周圍的百姓們議論紛紛,聲音此起彼伏。
“戲文裡頭總說,中了狀元就能娶公主,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樂事。可瞧瞧這新科的狀元,咋就這麼顯老呢?”一個穿著粗布衣裳的婦人感歎道。
“老?話可不能這麼說。”旁邊的一個老者搖了搖頭,“三十歲中明經就算老了,但五十歲中進士那還是年輕有為呢。他現在這歲數中狀元,正是時候!”
“話雖如此,三十歲中進士那是年少有為,可狀元大多是四五十歲的,都快能當人家祖父了,哪還能娶公主啊?”另一個年輕的姑娘插話道。
“沒錯,戲文裡的話聽聽就算了,皇家怎麼可能真把公主嫁給一個老頭子呢?”一個穿著華麗衣裳的少婦笑道。
“說起來,曆朝曆代都防著外戚乾政,駙馬爺也不例外,基本上就是個虛職,沒什麼實權。要不是出身世家大族,娶了公主那簡直就是自毀前程。”一個老者感歎道。
“我聽說啊,曆史上真有那麼一個狀元娶了公主,那就是唐朝的鄭顥,滎陽鄭家的嫡子,本來是要跟範陽盧家聯姻的,結果被皇家給截了胡,娶了萬壽公主。”一個年輕的書生興奮地說道。
“哎呀,範陽盧家啊,那可是五姓女裡頭最尊貴的了,誰能娶到他們家的女兒,那就等於是站上了人生的巔峰。真不知道是哪個媒人這麼大膽子,就不怕被人罵死?”一個穿著鮮豔衣裳的婦女好奇地問道。
“這個媒人啊,是白居易的從弟白敏中。鄭顥雖然出身名門,仕途也順暢,但心裡頭始終是有個疙瘩的。白敏中呢,三十年來也一直為這事兒耿耿於懷,時不時就要彈劾他一下。”那個老者繼續說道。
周圍的議論聲不斷,林文遠和李慕白聽了,心中更是五味雜陳。他們知道,自己雖然中了狀元、榜眼,但在這以貌取人的世道裡,終究還是難以得到真正的認可和尊重。
而此時的蒲柏和杜若蘭,卻成了全場的焦點。蒲柏身穿一襲白色的儒衫,身材挺拔,麵容俊朗,眉宇間透露出一股英氣。杜若蘭則身著一襲淡粉色的長裙,頭戴玉冠,麵容如花似玉,氣質高雅。兩人一出場,就把狀元、榜眼的風頭都給搶了。
正琢磨著呢,突然一朵鮮紅的玫瑰飛了過來,落在了杜若蘭的腳邊。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呢,鮮花、香囊、手帕、荷包這些東西就跟下雨似的往他們身上砸來,躲都躲不及。蒲柏和杜若蘭相視一笑,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自豪。他們知道,自己雖然年輕,但憑借才華和努力,終於在這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和尊重。
“人生得意馬蹄疾,一日看儘長安花。”蒲柏想起了這句詩,忍不住輕聲吟誦起來。杜若蘭聽了,也笑了起來。她知道,這“看儘長安花”可不是真的去看花,而是形容他們中舉之後受到萬人矚目的那種風光和榮耀。想到這裡,兩人笑得更加燦爛了,仿佛真的置身於那繁花似錦的長安城中。
周圍的少男少女們都被他們迷得神魂顛倒的,鮮花像雨點一樣落下來,落在他們的肩頭、發間。還有那些癡情的人呢,恨不得自己也能變成一朵花兒,好永遠陪在他們身邊。整個場麵充滿了歡聲笑語和熱烈的氣氛,仿佛整個世界都在為他們歡呼和慶祝。
而林文遠和李慕白呢,他們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這一切。雖然心中有些失落和無奈,但他們也明白,這世間的評判標準並非隻有顏值和年齡。他們雖然沒有了青春和美貌,但還有學問和才華。隻要他們繼續努力,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為社會做出貢獻,就一定能夠得到真正的認可和尊重。
於是,他們相視一笑,仿佛達成了某種默契。然後,他們轉身離開了這個喧囂的場麵,繼續踏上了自己的道路。他們知道,前方還有更多的挑戰和困難在等待著他們,但隻要他們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輝煌和成就。
乾隆爺與小燕子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仿佛是兩尾靈活的魚兒,在浩瀚的人海中自由遊弋。乾隆爺身著一襲華麗的龍袍,金色的絲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映襯著他那不怒自威的麵容。而小燕子,則是一身輕便的漢服,衣袂飄飄,頭上的發飾簡單卻不失雅致,她那雙靈動的大眼睛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
他們混在人群中,各有各的心思。乾隆爺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卻也夾雜著對民間疾苦的關切。小燕子則是滿心歡喜,她瞪大了眼睛,四處張望,仿佛要將這世間的繁華儘收眼底。
紫薇站在一旁,身著淡紫色的衣裙,宛如一朵盛開的紫羅蘭。她看著乾隆爺與小燕子,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讚歎道:“瞧這兩位探花,男的英俊瀟灑,女的貌美如花,看著真是養眼啊!”她的聲音輕柔,卻充滿了真摯的讚美。
小燕子聞言,興奮地直跳腳,她拍手笑道:“哇塞!這人多得跟潮水似的,簡直太熱鬨了!”她的笑容燦爛,仿佛能夠照亮周圍的一切。
永琪轉頭看向小燕子,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寵溺與溫柔。他微微一笑,說道:“這景兒是不錯,但跟某人比起來,還差了點兒。”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讓人聽了心生暖意。
爾康也望著紫薇,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深情與堅定。他附和道:“沒錯,就是差了點兒!”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力量。
乾隆爺則把目光投向了蒲柏和杜若蘭。蒲柏身著青色的長衫,風度翩翩;杜若蘭則是一襲白色的衣裙,宛如仙子下凡。乾隆爺感歎道:“這才真是才子配佳人,天生一對啊!”他的聲音中充滿了羨慕與祝福。
然而,旁邊的老百姓聽了乾隆爺的話,卻紛紛投來白眼。他們嘀咕著:“什麼才子佳人,這位可是女探花,才情與美貌並存,一個人就把才子和佳人的角色都擔了!”他們的聲音中充滿了對李清歌的敬佩與讚賞。
大家夥兒都覺得,才子配佳人是美事,但佳人和才子合二為一,那才是更難得的。光憑長相來評判女子,實在是太過狹隘了!他們的議論聲此起彼伏,為這熱鬨的場麵增添了幾分趣味。
緊跟著新科狀元、榜眼、探花這“三鼎甲”之後出場的,是大炎皇家的陸軍方陣。他們身著統一的軍裝,軍容嚴整,身姿挺拔,氣勢磅礴。他們分成左右兩隊排列,中間留出一條寬敞的道路。右邊隊伍手持長槍,槍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左邊隊伍則握著鐵條,鐵條末端焊著鋼板,鋼板上還係著氣球,裡麵裝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
隨著一聲令下,右邊隊伍的長槍齊刷刷地射向鋼板。槍聲震耳欲聾,仿佛要將天空都撕裂開來。鋼板瞬間被穿透,氣球“啪”地一聲爆裂開來,五彩斑斕的禮花四散飛舞,就像是蝴蝶在翩翩起舞。它們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絢麗的軌跡,然後緩緩落下,消失在人群之中。
老百姓們看得是熱鬨非凡,他們紛紛拍手叫好,歡呼聲此起彼伏。而乾隆爺他們則是瞪大了眼睛,驚得說不出話來。他們萬萬沒想到,這火槍的威力竟然如此巨大!
乾隆爺驚訝得合不攏嘴,他感歎道:“這鋼板居然能被子彈打穿?隔了這麼遠都能穿透,真是不可思議啊!”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震撼與驚歎。
永琪和爾康他們也是一臉震撼,他們紛紛感歎道:“大炎的火槍威力竟然如此巨大!”“這槍要是打在咱們大清的鎧甲上,那豈不是跟紙糊的一樣?”他們的聲音中充滿了對火槍威力的敬畏與擔憂。
乾隆爺雖然知道大炎軍力雄厚,火器威力驚人,但也沒想到會厲害到這種地步。他心中暗想,這樣的火槍若是用於實戰,那殺傷力該有多大啊!不過好在李清歌是他的女兒,將來皇位也是傳給她的,所以他對大炎的火器並沒有太過擔憂。他相信,在李清歌的領導下,大炎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
然而,爾康他們卻是一臉憂慮地看著永琪這個皇位繼承人。他們心裡五味雜陳,要是大炎北上侵略大清,用這些火器作為武器,那可就危險了!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擔憂與不安。
永琪心裡也是亂糟糟的,他望著乾隆爺歎了口氣。皇位還沒坐穩呢,哪有心思去考慮這些遠在天邊的事情?他現在最擔心的還是怎麼幫小燕子弄到免死金牌,以免紫薇的身份暴露連累到大家。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小燕子的擔憂與關愛。
就在這時,天空中的巨響打斷了他的思緒。隻見一隻巨大的鋼鐵雄鷹在藍天中翱翔,它的翅膀展開,仿佛要遮天蔽日。它的身上還裝飾著五彩斑斕的彩帶和氣球,隨著它的飛翔而翩翩起舞。這鋼鐵雄鷹的出現,更是為這遊街誇官的盛況增添了幾分壯觀和震撼。
人群中的歡呼聲更加熱烈了,他們紛紛抬頭望向天空,欣賞著這難得一見的壯觀景象。而乾隆爺他們也是滿臉驚歎,對這鋼鐵雄鷹的精湛工藝和飛行技術讚不絕口。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飛行表演,更是大炎軍事實力和科技水平的象征。
哎呀,快看!那是飛舟,咱們大炎的飛天寶貝!人群中,一個身著華麗服飾的女子驚呼道,她的眼中閃爍著驚喜與激動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世間最珍貴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