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就在陳家開會時,荷花也在與聯合會的眾人說著話。
“經過一個月的試織,現在機器大體已經穩定下來,而且織工們也開始熟悉機器,現在出布量比起以前更大。以前織出一匹布需要十天的時間,經過這些日子的試驗,現在一匹布的出布時間減少到五天,而且機器的磨損率也大大降低。”
荷花的話剛一落下,屋裡就響起掌聲。
“可是隨著我們織布量的加大,綿線的短缺也成了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問題。”
屋裡的人都沉默了。
趙從道坐在人群的最中間,仔細地聽著荷花的講話。
棉線的短缺,他已經料到了。如果從廣西廣東進棉線,代價會增加。與之相應的,聯合會織出來的布價格也要提高。
所以,這也是他將荷花送來的第一匹布壓在客棧中沒有送到汴京的原因。
他想看看荷花到底如何解決的。
如果荷花解決不了這些問題,他就會派人直接將聯合會接手,給荷花一筆錢收回股東就好。
“那依大娘子之見,該如何解決呢?”範觀摩起身問道。
“我仔細想了一下,共有三條路可走,說出來以供大家參詳。”荷花先朝向範觀摩致謝,而後才說起了自己想好的三條路,“第一條路,鼓勵農戶種植棉花,以供應聯合會;第二條,準備商船去棉產地進貨;第三條……”說到第三條路時,荷花沉吟了起來。
“第三條,是什麼樣的路?”荷花說的前麵三條,都極誘人,幾個股東聽得都是眼前一亮。
“漕運!”荷花說著,看向趙從道。
“漕運?”趙從道有些驚訝,當即一口回絕,“不可!糧食一道關乎國運,豈可為私人所用?”
本朝的漕運以京都汴京為中心,由四條水道向東西南北擴散。由三司使總領漕政,各路轉運司(漕司)負責征收,發運司負責運輸。如果要用漕運給聯合會運棉線,那就必須與三司打通關係。
趙從道覺得,一個小小的聯合會,根本就不值得動用如此龐大的關係網。
荷花微微一笑,“汴渠的水源源於黃河,每年水量的充沛期僅有半年左右。國朝會利用這半年時間,將各州縣平糴來的米糧通過各轉運司和發運司來運抵汴京,回程時空船。此事,可為真?”
趙從道不由挑眉,這可不是一般人該知道的東西啊?
“漕運的船,有官船、有客船、有商船。我們聯合會不敢動用官船與客船,隻要郡王將允許我們的商船跟在漕運各船後麵行走即走,我們願意為此付租金。而且,我們隻租廣西這一路。隻是要求,我們聯合會運棉布時,能打著三司轉運的旗號。”
趙從道一下子就明白了,荷花這是準備打著漕運的旗號,實際上卻是替聯合會運棉布。
廣西那片,是棉麻產地。從廣西運棉線順著黃河與運河到達陳州,再由陳州運到汴京出售,中間隻需要搬運上船即可。
如果荷花自己運貨,要麵臨層層關卡,甚至強盜的搶劫。可若是打著漕運的旗號,就會享受官府保護,宵小之輩也不敢輕易打商船的主意。
“而且,廣西並不僅僅是棉麻產地,還有一寶。”荷花將一份早已準備好的計劃書推到了趙從道麵前,“郡王請看,看完之後再做決定。”
“什麼寶貝?”趙從道笑了一笑,漫不經心地將目光落到紙上,隻這一眼,他的眼頓時沾到紙上拔不掉了。
他將這幾張紙放到眼前,仔細地觀看。
直到看完最後一頁,方才抬頭,緊緊地盯著荷花,“這可是真的?”
廣西盛產甘蔗,而甘蔗乃是白糖之源。
荷花在這幾頁紙上,提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提煉白糖辦法。那就是通過膠泥等物過濾,過濾之後黃黃的白糖就變得潔白了。
如果此法為真,那一年能有多少收益?絕對抵得過讓荷花的商船附翼在漕運之後,借用漕運之名!
這個人的腦子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