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丁憂】(1 / 2)

第250章

自古以來,華夏一向以孝治天下。

所以崔晉原一直說崔晉原不孝,令崔晉原被人唾棄。可他自己倒好!庶生母病重,連去了五封信,他不僅人不回去,還連信都不回。

若是國朝的官員都是這樣為人子女的,還講什麼仁義道德?乾脆等父母老了把父母扔出家門,任他們自生自滅好了?

官家年紀大了,對於贍養父母這一塊就尤其重視。一看到何通判的奏折,就氣得頭頂冒煙。

官家的申斥,很快就到了工部。

接到官家的申斥,崔孝佐一臉的懵逼!蕭姨奶奶死了?他都不知道,官家怎麼知道了?

聽完官家的申斥,那些工部的官員也懵了啊!天呢,我們居然和一個不仁不孝之徒一起工作了數年,這簡直是奇恥大辱!

誰見過庶生母生病,連問都不問一聲的!雖然這是庶生母,可是身上卻有官家的誥命啊!

縱是為了家裡的體麵,好歹也得問候一聲,時常派人回陳州看看。

崔孝佐倒好!看他的表情,竟然是一副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

簡直可笑!

庶生母都死了,兒子竟然比官家知道的消息都晚……

麵對著同僚們唾棄的目光,崔孝佐隻覺得麵上發燒。

他急勿勿回了家,如同喪家之犬。

消息很快傳到翰林院,袁輕舟出麵做了證,“五日前曾收到了孟平派人送來的信,信裡將蕭老太君的病情詳細地介紹了一下。我外祖父拿著會診的結果,仔細研究了一夜,後來開了一個方子送了過去。誰能想到……”袁輕舟歎了口氣。

真是人有旦夕禍福啊!

有人就追問,“這麼說,蕭老太君的病情是早就有了?”

袁輕舟點頭:“我略懂醫術,觀會診的結果,應是憂思過慮所致!”

憂思過慮!

在宋朝有一句名言,不為良相便為良醫。能進翰林院的,都是人才中的人才,又有幾個沒讀過醫書的?一聽憂思過慮這四個字,心中就什麼都明白了。

幾十年沒見過兒子,自然會想兒子!好不容易孫子有了出息,中了探花郎,卻是父子失合!

老太太定是心中苦悶至極!

那些以前曾支持崔孝佐,與崔孝佐一起罵崔晉原不孝的人,紛紛閉上了嘴。

何為孝?幾十年不見生母,不養生母,生母去死竟然連知道都不知道的,叫孝順嗎?

何為不孝?自小在奶奶身邊長大,可憐奶奶的遭遇,對父母的行為不滿而與父母起了罅隙,這樣的行為叫不孝?

一時間,那些以前對崔晉原罵聲連天,恨不得將他除去以正仕林清風的正人君子,紛紛閉上了嘴。

“何為孝?”官家看著趙冕,臉色鄭重,“對父母有孝,對祖父母亦因有孝!孟子言道,不孝有三,一不孝便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知勸阻,使他們行差就錯!天下做兒女的,皆是母親生出來的,何故因其為庶母就不聞不問焉?做孫兒的,看不懂父母的行為,與父母起了爭執,這算不孝?”

“怪不得世人罵崔探花之時,崔探花從不爭辯!”官家對崔晉原多有愧疚。

大學士胡同崔府父子相互仇視的事情,早就在汴京傳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