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 28 章(1 / 2)

醫學涉及到的東西又細又雜, 不僅需要眾多的知識積累,還需要時間和經驗的沉澱,是在漫長的以後才能見到成果的事情。

但, 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現在的農莊隻有江大和另外一個大夫,他當年是醫館的小夥計, 後來拜了師, 學了醫, 娶了師傅的女兒, 在師傅去後接手了醫館。兩人還育有三兒一女, 最小的孩子今年十二歲,最大的已經成了家。從小耳濡目染,都對治病抓藥有些了解。

農莊僅有的小診所就是這幾個人撐起來的。雖然人少, 水平也有限,但莊子裡的人除非身體實在不舒服, 否則並不會去找大夫看病。不舒服了自己按按捶捶, 或者乾脆就忍著。

這麼做的後果, 要麼不難受了,要麼忍習慣了,一部分把病拖嚴重了去求醫問藥,還有一部分依然覺得自己能忍。

但總之,醫館這種吞錢的地方和他們關係不大。哪怕現在在農莊裡, 生活水平比以前好了不止一個檔次,醫館要價也算不上高, 大家的想法依然根深蒂固,就這幾個人倒也忙得過來。

當宣寧對木匠不滿,采取了一係列措施的時候,木匠們群情激奮, 吵吵鬨鬨,醫館裡的一家人也在商量。

他們見多了生老病死,見多了疾病麵前的人情冷暖。看見宣寧對木匠的態度和方法,他們也沒有盲目樂觀,覺得大夫少自己地位穩固。而是在深思熟慮過後,在技能大賽之前就找上宣寧,提出自家醫館要多招幾個學徒。但同時也小心翼翼地委婉提醒,學醫需要的時間較長,每一步都得穩紮穩打,不然以後都是一條條人命,急不得。

宣寧:“……”

她倒也沒有那麼急於求成。

醫術事關人命,不能疏忽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他們畢竟是一家人,她也沒法把對付木匠的法子照搬過來。

她又挑了一部分人去醫館當學徒,不同的是,這一批人裡除了常規的學徒,還有公認心細手腳麻利的護衛隊員,以及一部分年紀各異的女人。

農莊裡的醫館是宣寧按照記憶裡的診所修建的。進門是把脈問診的桌子,一側是一整麵牆的中藥櫃,另一側是幾種西藥,種類不多,隻有退燒藥、治疫病的藥兩種,還放了些消毒用品。

後麵還有一間屋子,起了幾個水泥床做病房,隔了一段距離還有隔離病房,以及一個空蕩蕩的藥品倉庫。

此時,大夫陶濟正坐在桌前,茫然地抬頭看著宣寧,以及她身後高高低低的幾排人。醫館內看診的大堂很寬敞,今天也沒有病人,但依然被這些人擠了個滿滿當當。

愣了一會,他才回過神,急急忙忙把位子讓給宣寧,目光依然在那些人之間移動,疑惑清清楚楚地寫在臉上。

“這是?”

“咳,”比人家原本說的數目多了幾倍,此刻被人當麵問起,饒是厚臉皮的宣寧也有些心虛。她輕咳一聲,指著幾個剛從學堂拽出來的小夥子,道:“這些是要跟著陶大夫的學徒。”

幾個人早就得到了吩咐,此時一起行禮,齊聲喊道:“師傅。”

“好,好。”陶大夫看了兩眼,就又把目光投向了剩下的那兩群人。

護衛隊員們站得端端正正,自動排成了隊列,正好和旁邊的女人區分開了。宣寧指了指右邊的女人們,道:“這些人是未來的醫女,或者起碼要成為合格的穩婆。”

鄉下人家沒那麼多講究,實在不舒服的,彆管大夫是男是女,能給看病就行,尋常病症確實不必區分性彆。

但有些情況,區彆很大。

之前顧不上,現在莊子裡很安全,好吃好喝,原本就跟著宣寧的那一批人都有了自家的房子,晚上閒得沒事乾就開始造人,現在已經初有成效了。

具體表現在,宣寧已經連著三天聽到了有人懷孕的消息。

添丁進口是好事,宣寧的姨母笑才剛剛露出來,旋即意識到了一個很嚴重的新問題。

她的農莊裡……有穩婆嗎?

這種問題就要問排骨,排骨頂著異樣的視線問了一圈,回來告訴她,如果農莊裡有人要分娩,她的選擇有且隻有一個,那就是去請陶大夫的妻子,杜若。

醫館裡,陶大夫捋著胡子不說話。

宣寧勸道:“女子分娩如同過鬼門關,沒有穩婆看著是萬萬不行的,一個不好就是一屍兩命,莊子裡沒有專門的穩婆,隻有嫂嫂能幫著看一看。這人是越來越多了,嫂嫂難免分身乏術,要是有個萬一……”

陶大夫捋著胡子歎了口氣,道理他都懂,但是……

“那這些女娃娃……也是來當穩婆的?”

四十歲來歲的那些好歹都有生育經驗,有些甚至連孫子都有了,來當穩婆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