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 49 章(1 / 2)

護衛隊是早上出征的。

天還沒亮, 城門口就聚集了不少人,有些是出征隊員的家屬,還有些是自發來送孩子們上戰場的。

早點鋪的陳大娘做了一大筐肉包子, 皮薄餡大,肉塞得幾乎要把外皮撐開。她站在路邊, 看整裝好的護衛隊員們排著隊列往外走, 她就拿著包子往他們手裡塞。塞了一會發現大家都不接過去, 也就不塞了, 把熬了一夜包好的包子隨手扔進筐裡, 掉在地上了也不管,隻是含著淚哀求道:“都回來啊,可都得回來啊, 一個都不能少,大娘做純肉的餃子給你們吃。”

護衛隊裡沒有人說話, 隻有整齊的腳步聲。人群中有家人在裡麵的, 忍不住哭出了聲, 然後很快把嘴捂得死死的,怕孩子在前頭打仗,心裡還得記掛著後頭。

沉默,肅穆,莊重。眾人站在路邊, 看著隊伍的最後一個人走出城門,然後越走越遠。

護衛隊的衣服早就換了, 黑色的隻當訓練服用,宣寧攢了足夠的棕黃色布料,從遠處看和地麵顏色相近。每個人隨身的行囊裡還有黑色和白色布料做的鬥篷,需要用的時候往身上一披, 就能達到比較好的隱藏效果。

所以,當隊伍走出去一段距離以後,其實已經不太能看得清他們的位置了,但是大家依然固執地站在路邊。

雖然他們隻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不懂什麼大事,更不懂局勢。但是這幾天聽說書聽多了,也就知道了,他們現在的日子過得很好,但就像一個剛會走的小孩子住在舒服的大房子裡,還有著許許多多的金錢和好吃的。但周圍的鄰居不是這樣的,他們有的住在破茅草屋裡,連飯都快吃不起了,有的已經有了很大的房子,但還想讓自己的房子變得更大一些。

這時候,如果有人恰好從門口路過,發現這裡有個大屋子,大屋子裡有很多好東西,卻隻有一個很好欺負的孩子,孩子就會被趕出去或者被殺死,他所擁有的的一切都會被搶走。

大家對現在的日子很滿意,吃飽喝足不被欺負,他們從來沒有過這麼舒心的時候。他們從祖輩父輩那裡聽來的大多是苦難,大多是富人高官如何沒人性,害的全家都快過不下去了,也從沒聽說過誰能過得這麼好。

他們要保住自己的好生活,還要讓自己的子子孫孫都生活在這裡。誰也不能搶走,誰也不能把他們趕出去。

不知道誰說了句“一切順利”,眾人紛紛附和,一時間,“順利”兩個字此起彼伏,在整個縣城中回蕩。

*

曲水縣是一個普通的、小小的縣城。

至少在今天之前,曲水縣從官員到百姓,都是這麼認為的。

縣令盧德義年過五十,在任上待了十多年,已經不指望升遷了,天天在縣衙曬太陽品茶,一應事物自有師爺去處理。

至於師爺貪點,偶爾叫個小姑娘去家裡陪酒……唉,師爺一直陪在他身邊,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小地方也沒有多少油水,他願意自己尋點樂子,就讓他去嘛。

不過,師爺說的那家豆腐店,滋味是真好,中午讓他們再送一些來。

曲水縣城門口的兵顯然有著同樣的看法。

最近東門旁邊開了家豆腐店,賣豆腐豆腐腦和豆漿,豆腐腦白白軟軟的一片,入口嫩得不得了,尤其是店主自製的澆頭,加上之後香得能讓人把舌頭都吞下去。

不過,店主手藝雖好,腦子顯然不怎麼樣。上頭沒有靠山,也不知道找找門路。守城的士兵本來就橫行霸道慣了,憋了一天,一聽說這家店鋪沒有人護著,大家就把這裡當成了自己家,有事沒事就過來吃兩碗。平時還讓店主送豆漿去城門,給大家驅寒用。

至於買東西要付錢,大家表示都沒有這樣的習慣。手頭緊,就先欠著吧,要是敢多嘴再問一句什麼時候還,一頓拳腳是少不了的。

午飯過後,店主人又哭喪著臉,和小夥計挑來了四大桶豆漿,愁眉苦臉地站在一邊,看大家你一碗我一碗地分豆漿。

“呸,今天怎麼覺得味兒不太對?”

“我……我……”店主害怕地低下頭,腰幾乎要彎到地上:“我快沒錢了,買了些陳豆子,還多加了點水。”

問話的衛兵:“……”

這麼一說,是有點陳豆子的味。有一些苦,怕是一半都是壞了的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