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廠的物流公司不送,就請彆的物流公司唄。但一圈電話打下來,其它的物流公司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因為畢竟是孤零零的一單生意、一錘子買賣又賺不了幾個錢,他們懶得做。
幾天下來也沒有解決方案。商家還在催促早些確定送貨地點,如果解決不了他們建議直接退訂。
田雙雙也覺得乾脆退訂算了。本來這個事情在島上就很有爭議。因為物流問題解決不了而退訂,至少不至於太丟人。
但齊年堅決不同意退訂。這個事到了這個份兒上,天大的困難也要想辦法解決了。
再說了,要是彆的問題解決不了也就罷了,對於一個專業的物流團隊而言,因為物流問題而打了退堂鼓。沒有天理!
對於齊年而言,這個問題是一定要解決的。首先,他是那種樂於解決問題,而不是碰到問題就退縮的人;其次,也是更為關鍵的是他認為這次網購電動皮卡是一次送上門的絕好的營銷機會。
之前他一再縱容那幫人把事情搞大,就是為了營造營銷的效果。現在島上人人都知道齊年他們在玩一票大生意,人人都不看好這單生意,大家都等著看笑話呢。彆的能錯過,笑話能錯過麼?笑話!
所以,齊年是抱著“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的態度,破釜沉舟、孤注一擲橫下心來要把這個事情做成。
這件事是打開寸島電商、快遞業務的關鍵之舉。敗則灰頭土臉,成則驚天動地。成敗在此一舉!
這麼些天過去了,電動皮卡遲遲沒有發貨。買車的大叔找過田雙雙好幾次,田雙雙壓力很大;她哥田宏也跟她談了幾次,田雙雙壓力更大;她父母也力勸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退訂了算了。田雙雙躲在房間裡不願意出門。
島上的人民群眾把大叔買電動皮卡這事兒當成了茶餘飯後的談資,大叔和田雙雙都不好意思在這個節骨眼兒出來拋頭露麵。隻有齊年和陶進每天厚著臉皮故作鎮靜地從人前走過,擺出一副談笑風生、雲淡風清、快意人生的樣子。
陶進本來就是個胖子,齊年卻是打腫臉充胖子。
時間不等人,這個事不能再拖了。
問題久拖不決讓大家都處於煎熬之中。痛定思痛,齊年決定從天使投資人、陶進他二大爺那裡入手。
齊年帶著陶進去開船的二大爺家。二大爺早就對電動皮卡事件有所耳聞,一見齊、陶二人就知道來者不善。齊年一開口,他就當場拒絕。
這是什麼事?連那些大車廠、大物流公司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他一個開船的能解決嗎?
但是在齊年看來,辦法總比問題多。
齊年讓陶二大爺不要激動,也不要那麼快拒絕他們的問題,心平氣和地向他了解他認為解決不了的問題到底在哪裡。
陶二大爺提出的問題主要在三方麵。一是他的船是客船,沒法裝貨,何況還是這麼大一件貨;二是碼頭都是專用的。物流專用的碼頭不讓他的船停靠。而他的碼頭有台階,又大又重的東西沒法裝卸。三是他也沒有人手和工具能搬動這麼大的東西。
其實陶二大爺沒說出來的第四點才是最主要的: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開開船,日子過得逍遙樂無邊。乾嘛要費這個事兒?
這第四個問題齊年解決不了,隻有陶進才能解決。不等齊年暗示,陶進幾乎都猴在他二大爺身上,左一個“二大爺”右一個“二大爺”叫得無比親熱。一定要他幫這個忙。
陶二大爺趕緊推開粘在身上的這一坨肥肉:“大熱天的,離我遠點兒!”
接下來,齊年向陶二大爺拋出了自己的方案。這個方案的可行性需要陶二大爺給予驗證。
關於碼頭裝卸貨的問題,與其去找一個合適的碼頭,不如就直接在現有的碼頭上動腦筋。因為從尺縣碼頭上船、再從寸島碼頭下船,去解決兩個碼頭的難處還不如拿出一個統一的方案一並解決掉。
齊年需要的方案是一個一攬子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並不僅僅隻是為了大叔的這台電動皮卡,而是為了能解決所有大件物品由縣城到寸島的物流問題。
電動皮卡的問題解決了,那就相當於打通了寸島與外界所有的配送通道。這個技術難題即便是現在不解決,以後還是需要解決的。不如也一勞永逸地解決掉。
齊年拿手機給給陶二大爺展示他從電商網站上搜集的一些定製跳板。這些跳板什麼材質的都有、承重能力都有清晰的注明。彆說一噸重的電動皮卡了,連兩、三噸的輕型貨車都可以承重。
電動皮卡和大型機械比,最大的優勢是自己能跑。所以隻要把路鋪好,電動皮卡根本就不需要裝卸。因此關注的焦點就在修路上。
關於這一點,陶二大爺比齊年、陶進有經驗得多。他搭了幾十年的跳板,講起跳板的搭建技術與建築藝術來,簡單是滔滔不絕。而且還免費贈送了幾個驚險的往事以及與跳板相關的浪漫故事。
眼見得陶二大爺大有擺龍門陣的架式,齊年趕緊打住了他,繼續和陶二大爺討論船上載貨的問題。
陶二大爺對拿他的客船去運貨一百個不願意。
用他的船運皮卡,就意味著要把他辛辛苦苦裝修好的船拆掉一個角、然後把附近的座位也拆掉。船艙承重是問題不大,可是裝修過的地麵可就要毀於一旦了。雖然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裝修,但是這樣一進一出,把船毀了不說,還賺不了幾個錢。典型的勞命傷財的工程。
但是,齊年卻有另外的想法,這個想法其實和陶二大爺不無關係。畢竟陶二大爺是齊年、陶進進行快遞創業的天使投資人。每天往返的30塊錢船票就是陶二大爺的天使投資啊。
現在快遞量不多,陶二大爺的船並沒有充分利用起來。將來一旦快遞量增多了,陶二大爺的這艘船還是需要改造一個裝貨的空間的。與其那時候改造,不如趁此機會一並改造掉。
正和陶媽想的那樣,齊年算是把他們陶家吃透了。既占著陶進的體力便宜,又占著陶二大爺的運力的便宜。
從技術上講改造船不是問題,問題是這事兒對陶二大爺的好處是什麼?
齊年給不了陶二大爺一個顯而易見、唾手可及的好處,但是他隻能給他一個未來的快遞業務發展的預期。這個預期解釋起來頗費周折,但是讓齊年驚訝的是:陶二大爺竟然答應了!他竟然答應了!
用陶二大爺的話來說:“我當年和你們兩個娃兒一樣,就是想打拚出一個人樣兒來。阿年,在你回來之前,我這個遠房侄兒每天都隻會打電腦遊戲。不求上進。這一段時間他每天坐船去縣裡拿快遞。我一開始以為他就是腦子發熱。結果沒想到他還真一直乾了下來。無論刮風下雨,每天準點坐我的船來回。”
說到這裡陶二大爺看了看齊年和陶進,問:“你們幫人家買電動車,能賺多少錢?”
齊年搖搖頭:“這一趟賺不了錢,估計還會貼幾百進去。”
陶二大爺笑了:“不賺錢的事,你們也做啊?”
齊年正要說話,陶二大爺擺了擺手,站起來給兩個年輕人倒了水,接著說:“在外麵做事情,也容易也不容易。但隻要有一份認真的勁兒,這個事兒一定能乾成。做快遞這個生意我不懂,但我就看好你們的這股子勁頭。”
聽了這話,齊年、陶進深受鼓舞。
陶二大爺接著說:“這樣吧,你們把電動車的尺寸和重量告訴我,改造船的事情包在我身上。跳板也由我來選,但錢得由你們出。到貨到天需要人手的話我去安排。怎麼樣?”
齊年和陶進差點兒從椅子上蹦起來:“太好了!”
陶進伸出他的胖胳膊抱住了他二大爺:“謝謝您,親愛的二大爺。”
陶二大爺忙把手裡的碗放在桌上,怕弄灑了。他費力地把陶進的胖手掰開,說:“剛才就說了。大熱天的,你離我遠點兒!”
陶進訕訕地說:“我就想跟您親熱親熱。”
陶二大爺把陶進推開,對他說:“阿進,跟著你阿年哥好好乾。也乾出點兒人樣來,給咱陶家長長臉。”
陶進拍拍胸脯:“好的,一定長臉,必須長臉。”
這個臉長起來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