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正聊著,迅電快遞仞市公司的何總打電話讓齊年去市公司開會。
齊年到了市公司一看,原來開會的隻有他一個。
齊年問:“何總,您找我有什麼事情?”
何總笑著說:“你的快遞同盟被人搶去了,你有什麼感受啊?”
“挺好的!”
“啊?還挺好?怎麼個好法啊?”
齊年說:“至少現在的快遞同盟還像個快遞同盟的樣子。隻不過變成了對付我們公司的手段。”
何總笑了笑說:“聽說你向老趙提過建議。我想聽聽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齊年說:“也談不上是什麼建議吧,隻不過算是一種危機處理的手段。我跟趙總也說過了,不管是田宏還是梁朝雄,他們都是有弱點的,而且這兩個人是不同類型的人。他們之間的合作隻是剛剛開始,看起來他們團結一致,但並非沒有可乘之機。”
“什麼可乘之機?”
“具體是什麼我還不知道,但是肯定會有。您想啊,如果兩個貌合神離的人有一個共同敵人的話,他們一定會精誠團結,以打敗那個敵人為己任。但如果那個共同的敵人消失了呢?這兩個人會怎麼樣?”
“嗯。你說。”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共同敵人消失之後,那兩個人就會變成競爭對手。因為他們的目標已經發生了改變。我向趙總提的建議就是——認慫。”
“認慫?”何總眉頭一挑。
“對,認慫。避其鋒芒,收縮自己的戰線,並且向敵人示弱。當然,如果願意的話,向敵人示好也行。不過我估計趙總做不到。我自己也做不到。嗬嗬嗬。”
何總笑笑,不置可否。
齊年繼續說:“向敵人示弱,並不是向敵人投降,隻不過是向競爭對手擺出一個姿態。算你們贏好了,我不跟你們玩了。你們該乾嘛乾嘛去吧。就這樣。”
“就這樣?”
“嗯。明確的示弱,就相當於給了競爭對手一個他們已經贏得了戰爭的標誌,從而把他們的敵人從名單上勾銷,再在名單上填上新的名字。這個過程很微妙,但是卻是必然會出現的。唯一不確定的就是,這個變化什麼時候出現。唯二不確定的是,田宏和梁朝雄現在合作到了哪一步。”
“在目前的情況下,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不能指望我們自己的策略有多麼的高明,我們現在隻能指望我們的競爭對手犯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實力,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按照總部的要求,做好一切保障工作。”
齊年雖然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何總,但是他對何總是否能夠接受自己的設想並不抱有期望。
因為齊年知道,無論是何總還是趙老板他們都是在殘酷的競爭中拚殺出來的,就像是在殘酷的戰場上從死人堆裡站起來的那些將軍和士兵一樣。示弱對他們來說就像向敵人投降一樣沒有任何的區彆。
然而示弱卻是一個重要的武器。兵不厭詐,何況示弱?
但是要使用這種這種武器,你需要具備一項基本技能——認識你自己,打敗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