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曹操還隻是混戰的軍閥中不那麼起眼的一位。有幸的在於他先於其他軍閥獲得了一個寶貝——皇帝,從而可以以丞相的名義“挾天子以令諸侯”。
不過,畢竟曹操兵力衰弱,而且還屢屢被張繡暗算。當他處心積慮地解決掉了劉備、呂布、袁術之後,才算有了喘息之機。
而就在曹操四處混戰的時候,當時最大的勢力袁紹卻在北方休生養息。
接下來該怎麼辦?是不是要學習劉邦明修暗道、暗渡陳倉?先讓出中原,等敵人打得差不多了再回來收拾殘局?
有些謀士確實提出這樣的建議,但大多數謀士的建議是讓曹操繼續南下去解決劉表等軍閥。把小軍閥蠶食掉,自己發展壯大了,不就有了和最大的軍閥袁紹對抗的實力了嗎?
非常符合邏輯。
然而郭嘉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勸曹操直接和袁紹對著乾。曹操這位中國曆史上有名的智者聽了郭嘉的建議是瞠目結舌,完全不明白這樣以卵擊石,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
這個時候郭嘉拋出來一個震爍古今的十勝十敗論。
這個論證袁紹必敗、曹操必勝的大十理由,不僅是說給曹操聽的,也是說給所有謀士和將士們聽的。因為,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之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激勵士誌。
如果說郭嘉隻是慫恿曹操壯著膽子去和袁紹單挑的話,那麼他也絕對不是一個智謀超群的人傑。
郭嘉為曹操設計了一整套取勝的策略,這其中還包括出征之前把龜縮在一個小小城池、連士兵也沒有幾個的劉備趕跑。
劉備確實是東漢末年所有軍閥中實力最弱的,從來都不被人看好。然而,這麼一隻弱雞,卻被曹操和郭嘉視為頭號大敵。為了防止北征的時候劉備在後麵搗亂,把他趕走是必然的一步棋。
之後曹操幾乎是原封不動地按照郭嘉設計的策略,擊敗袁紹,統一整個北方。
可惜的是這樣的戰果,郭嘉本人卻看不到。因為他在出征的途中病死了。
每每讀史讀到這裡,齊年都不勝唏噓。
有人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說有些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完成任務的。等任務完成之後,他們就迅速消失了。比如莫紮特、比如霍去病、比如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
他們的生命雖然短暫,但是他們卻影響了幾百年上千年。
“戰略就像是核武器,你隻能宣稱自己擁有,而不能拿出來展示,更不應該拿出來討論。”教授對齊年說。
齊年點點頭。
教授又說:“齊年,你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已經學過那些戰略工具了。現在要做的就是信息和數據的整合。思維是先於信息和數據的,但是思維需要經過以信息和數據為論據的論證才能形成戰略。”
齊年點頭說:“我明白。您以前跟我們說過一個常用的方法,就是pdca。原則上來講,pdca是依據pn、do、check和act的順序進行。但是每一個步驟都需要信息和數據的檢視。您還說過,不要迷信自己做出來的戰略,也不要對自己做出來的戰略沒有信心。用戰略模型可以將戰略實施的成功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