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奪嫡(1 / 2)

蘇亦行鄭重點了點頭。

“你爹是先帝親自提拔的官員,比起如今的連升三級,當年的他才叫一步登天。那幾年先帝銳意變革,選賢任能,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湧現了不少的能臣猛將。當時三軍鎮守邊關,唐國根本不敢來犯。你爹爹摩拳擦掌想要一展抱負,但當年的他不似如今這般懂官場上的門道,得罪了朝中不少的人。起初先帝護著倒也沒什麼,後來...”

她歎了口氣:“後來他在一件事上犯了大錯誤,信錯了人。”

“什麼事?”

“其實當年先帝在帝位的人選上一直頗為猶豫,他心中屬意的並非是當今聖上,而是當年的六皇子,後來的恭親王。”

“恭親王?”蘇亦行思忖了片刻,她此前特意了解過宮中內外龐雜的人物,可是這個恭親王卻未曾聽說過。

“說起來,恭親王的母族與我們言家還是親家,他母妃去世得早,先帝垂憐,格外寵他。他也一向好勝,即便皇上早早被封為太子,他心中也還是不服氣。於是在朝中拉攏朝臣,打壓皇上的勢力。那時候兩方鬥得不可開交。”

蘇亦行從未聽說過這些,更不知道有恭親王這個人,甚至連她娘親的母族曾經是什麼模樣都不清楚。

她忽然感覺對於爹娘,她了解得實在是太少了。

言心攸瞧出了她神情之中的失落,笑著揉了揉她的頭:“這些事,我們不願意提起是以為今生今世都不會再回京城了。但是造化弄人,兜兜轉轉還是回來了。其實許多事情你不知道也無妨。”

“我想知道,這樣才能幫到你們和殿下。”

言心攸笑了笑:“你呀,乖乖當好太子妃便好。爹娘不需要你保護,太子能在京城裡有如今的地位,也不會輕易被打倒。”

蘇亦行點了點頭:“那恭親王後來如何?”

“先帝其實對這兩個兒子都有些不滿,當今皇上是什麼德性,想必你已經知曉了。那恭親王比他好上一些,隻是為人狹隘,沒什麼帝王之氣。恰巧你爹那時受到重用,是皇上跟前的紅人,自然成了兩人拉攏的對象。”

“那...那爹爹是支持了恭親王?”

言心攸搖了搖頭:“他誰也不支持。那年先帝詢問過他,覺得誰適合繼承大統。你猜他說了什麼?”

蘇亦行哪裡猜得出來,依照她爹爹如今的性子,隻可能是和稀泥。

“他說他心中隻有百姓,當官也是為了造福社稷。立儲君是先帝家事,希望先帝以後不要再拿這件事來耽誤他的時間。”

蘇亦行瞠目結舌:“那...那先帝沒有責罰他麼?”

“據說先帝氣得臉都白了,愣是忍住了沒有喚人將他亂棍打死。後來還是他.....”言心攸頓住了,目光裡閃過一絲傷感。

“他?”

“是太子的大哥,已故的大皇子淩天賜。”

蘇亦行聽過太子提及自己的大哥,兄弟二人感情似乎是不錯。

“大皇子當年由先帝親自教習,學習治國之道,常伴先帝左右。有時候先帝被你爹氣壞了,他都會從中轉圜。雖然當時年雖不大,但沉穩端正,頗有帝王之相。”

“可惜......”天妒英才,他早早便離世了。

“後來恭親王與皇上的矛盾愈演愈烈,你大哥出生那年恰逢科考。先帝便讓你爹去當了主考官,大皇子當副考官。可惜那年...出了科考舞弊的案子,死了一個考生。那其實是有人陷害,大皇子未能察覺,造成了這樣的後果,引得群情激憤。恭親王便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來逼宮,可最終還是失敗了。於是他被先帝囚禁,抑鬱而終。你爹便將科考的所有罪責都擔了下來,離開了京城。”

“阮語堂便是那一年的狀元麼?”

言心攸搖了搖頭:“但那年死掉的考生,是他的兄長。他當上狀元之後,懇請皇上重審舊案,被皇上駁斥了一頓。於是心灰意冷,成了今天的模樣。”

言心攸講得簡略,但蘇亦行還是聽出了其中的驚心動魄。而且這其中疑點重重,隻怕科考舞弊的案子裡也是另有玄機。

但娘親故意隱去了,想必是不願意她知道。

“你爹爹如今比以前謹小慎微了許多,他今日罰你也是為你好。你和太子總是置氣,他怕太子不高興了再將你囚禁起來,所以想磨一磨你的性子。也是做個姿態,好讓太子親自來給你個台階。”

蘇亦行小聲嘀咕道:“爹爹這是杞人憂天,殿下都沒有計較......”

“他麵上不計較,可心裡是怎麼想的,你知曉麼?”言心攸露出了些許擔憂的神色,“他畢竟是太子,他再喜歡你,也不會像尋常夫妻那樣與你相敬如賓。你以後呀,少和他頂撞,最後吃虧的總是你。”

蘇亦行撇了撇嘴:“知道了。”

“好了。你也不必跪得如此板正,娘安排了人,若是太子來了便會知會你。”

蘇亦行點了點頭,言心攸這才起身離去。

回到院子裡的時候,蘇鴻信正伸長了脖子瞧她。見她回來,他假裝若無其事道:“行兒可知錯了?”

“知道了。”

“那她...哭了沒?”

“沒有。”

“那...她今晚用過晚膳了麼?”

“也沒有。”

蘇鴻信騰地起身:“這怎麼行,著人送去!”

“既然是要罰,就心狠一些。你心越狠,太子越是心疼。”

蘇鴻信唉聲歎氣進了屋,一桌子的飯菜是一口吃不下,晚上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躺了片刻又起身道:“祠堂裡涼,她今天穿得單薄,不會凍著吧?”

“會。”

蘇鴻信立刻掀開了被子開始穿鞋,言心攸忍俊不禁:“你這是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