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機會來臨(2 / 2)

想到這裡楊可棟用細長的手指敲擊著桌案,兩條劍眉皺成了一團。

目睹這一切的林有民則是十分識趣的拱手道:

“那下官就不打擾副宣慰使大人休息了。”

“去吧。”

楊可棟心不在焉的揮了揮手,隨後林有民便鬆了口氣緩緩的退了出去。

“三天後下葬麼……”

空無一人的後堂中,楊可棟喃喃自語了一句,隨後便對著門口喊道:

“來人,給本使傳龐中軍過來,就說有要事要與他相商……”

“喏!”

三天之後。

天氣愈發的炎熱。

草塘安撫司治所天邦囤,往日裡人來人往的石府門口,如今卻懸掛著白色的喪幡。

今天便是原草塘安撫使石安堂的下葬之日,安撫司境內所有的士族豪紳都派了人過來。

當然這其中也包括黃平安撫司與餘慶、容山、重安三司的大族。

與漢族風俗不同,苗人選地很少看風水典籍,自有一套評判標準。

比如這石安堂,死了後選擇的墓穴竟是在山中!

靈廟山。

草塘安撫司境內一座綿延十數裡的山脈,據說乃是苗家起家之地。

往日平靜的山嶺上,如今卻有大群的送葬隊伍走在蜿蜒盤旋的山道上。

數百人在前麵拉著大繩,十幾人尾隨其後抬著靈柩。

送葬隊伍四周還有四五十名芒筒盧笙隊在後麵吹奏芒筒蘆笙。

那石安堂的靈柩乃是用幾根棕繩固定大杠,再在靈柩兩頭捆綁兩根子杠。

另外用長幾十米兩根大棕繩捆靈柩,每根大繩的一頭捆在靈柩一側。

一頭則留給眾人拉,隊伍最前沿是一名須發儘白垂垂老矣的巫師。

此刻那巫師在不斷撒著紙錢,苗語稱為“麻貢”,即漢人所謂的買路錢。

上山之時,眾人一起發力,漢子們的臉都憋的通紅。

“透勒!敢機透勒!嘿嘿嘿……”

拉繩的苗家漢子,嘴裡不斷發出喊聲,在這四下無人的靈廟山上回蕩。

隊伍的中遊,數名身穿錦衣華袍的人正騎著馬不停的說笑。

“嗬嗬,這苗人風俗果真奇特,竟將風水寶地選在了崖邊,當真是蠻不開化。”

說話之人正是容山司長官袁叔平,袁家和楊家一樣,都是漢人出身。

自然瞧不起苗人,隻不過袁叔平的話剛說出口,便被身旁的威武漢子反駁道:

“哼,無稽之談,非得是你們漢人的東西才是好東西不成,我們苗人可不信你那些五花八門的奇怪玩意。”

被懟了一句的袁叔平也不惱,笑眯眯的拍了拍威武漢子的肩膀。

“嘿嘿,羅兄不必生氣,是我口不擇言了。”

“哼!懶得和你們這些漢人計較,油腔滑調!”

羅姓漢子正是重安司的長官羅耀,與石安堂一般,都是播州本地的苗人。

月光刺耳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