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就在明軍大舉入朝之時,身在平壤的小西行長則放鬆了警惕。
朝鮮的冬季漫長且寒冷,而小西行長統領的第一軍多為九州兵,不耐苦寒,士兵與馬匹多有病餓而死。
軍中士氣低迷,人皆思鄉,當聽說達成了和平協議之後,全軍歡欣鼓舞,甚至有人登上城頭,眺望北方。
希望早日看到沈惟敬帶來大明皇帝詔書,從此平息戰事回鄉生活,殊不知真正的血戰還未開始。
而這一切遠在兀良哈地區的楊可棟並不知道,他如今有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做。
三日之後。
在城中休整補給完畢的播州軍正在操練,而會寧城的城牆上。
播州軍高級將領都聚在一處,養精蓄銳了數日,此時眾將都精神抖擻。
“雲海,此番收繳了多少銀糧?城中幾家大戶可還算老實?”
被點名的龐雲海微微一笑,表情看起來甚是輕鬆,他拱手回道:
“回副宣慰使大人的話,這幾日大軍共收繳了13000多石糧餉,足夠大軍月餘支用。”
“哦?居然有這麼多,沒成想這會寧城的人還頗為富庶啊。”
楊可棟有些驚訝,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以播州軍如今的規模。
每天人吃馬嚼便要消耗掉不低於5000斤的糧食,換算下來也就是將近350石。
這其中隻包括米、麵、豆料等人馬主食,草料與菜疏等還需另算。
陸光廷與龐雲海等人都是哈哈大笑,畢竟播州軍勞師遠征。
僅僅依靠從大明帶來的糧餉,根本就難以為繼,因此得了月餘糧餉的眾將才會如此高興。
特彆是陸光廷,作為最先跟著楊可棟的大將,甚至播州軍都可以說是他一手帶出來的。
就在眾人喜笑顏開之際,站在城門樓的楊可棟卻見遠處飛速衝來兩名哨騎。
楊可棟心中微微一凜,有股不妙的預感,果不其然那斥候帶來了極為重要的消息。
“稟告副宣慰使大人,距離會寧城三十裡處,有大股騎兵正在逼近,人數起碼過千人!”
這番情報讓楊可棟有些詫異,按說日軍雖說火器水平不低。
可作戰士兵多為輕足,也就是輕裝步兵,騎兵是極少的。
心念及此,楊可棟起身走到那斥候的身邊,隨後凝重的問道:
“你可曾探查清楚,這些騎兵是身穿日軍裝束,亦或是女真人?”
沒成想那斥候竟然搖了搖頭,緊接著篤定的回道:
“回副宣慰使大人的話,那些騎兵的裝束既不像日寇,也不像韃子。”
“那是什麼人?莫非這兀良哈地區還有其他人?”
聽到這話楊可棟滿頭霧水,他轉身環視一周,發現眾將亦都是滿臉茫然。
很顯然他們的想法跟楊可棟一樣,都不知道在這偏遠貧瘠的北境,哪裡還能有第四股人馬。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是,這些騎兵的出現絕非好事,甚至是影響戰局的存在!
月光刺耳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