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纏人(1 / 2)

胤禛放下手,一把將人拉過來摟住,滿足地歎道:“明明弘暉都這般大了,你怎麼還能這麼可愛。”

齊布琛在他懷裡跟個扭股糖似的:“少拍馬屁,老實交代問題。”

胤禛無奈地笑道:“年遐齡知道吧?”

“嗯~”齊布琛用鼻子哼出音來

你老丈人麼。

胤禛捏了捏她的鼻子,沉吟了一會兒才道:“我之前在戶部掛職時,看過年遐齡任湖廣巡撫時的一些施政卷宗。”

“湖廣一帶,從明起,就有一項傳統的人頭稅,乃是征收匠戶的代役銀,時至今日,那些匠戶的後代或遷徙或絕戶,早已無處征收,但這項稅銀卻一直存在,每年都要上繳不少於一定數量的金額。”

“在年遐齡之前,任職於當地的官員從來沒有想著卻解決這個問題,選擇用當地官府的官銀代繳,更多的卻是將這項支出累派到百姓身上,導致當地官民皆貧。”

“年遐齡上任後,查明這個問題,上折請求將這筆丁銀歸入田賦征收中,用每畝賦稅隻加征絲毫的結果,決絕了賦有缺額的問題,使得當地官民免於帶累。”

齊布琛聽得有點懵懂:“所以呢?”

胤禛眼中已帶上思索:“自皇阿瑪臨朝以來,人丁戶口從康熙元年的一千九百萬戶有餘到如今的兩千三百萬戶有餘,田地則從五百三十萬頃有餘到如今的六百九十萬頃有餘,若隻看數字,怎麼也不該有許多百姓無地可種、淪為流民佃戶。但事實上,這些年卻是富者愈發田連阡陌,窮者卻無立錐之地。”

“土地兼並。”齊布琛吐出四個字。

“對。”胤禛眼中的思索越發濃厚,眉頭微微蹙起,“土地兼並的問題自古有之,我通讀史書,發現每個朝代到後期,土地兼並都是導致社會矛盾的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說,土地兼並就是這些王朝覆滅的最初誘因。”

“我也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土地兼並這麼嚴重,真的沒有辦法遏製土地兼並嗎?”

“直到看到年遐齡的那份卷宗,我有了些許靈感。”

齊布琛此時早忘了她還在找茬,瞪大眼睛問道:“什麼?”

胤禛垂著眼瞼,手在齊布琛身上有節奏的拍打,卻沒有直接回答她的問題,而是捋著自己的思路:“任地的人丁戶口消長一直是官員考評的重要項目,這些年,基本沒有幾個任地報上過人丁減少,區彆隻在於增多增少。但這種情況隻想想就不可能,不再說彆的,隻說每年那些遭災的地方,一邊說受災多嚴重要賑災銀子,一邊又說沒死幾個人,想也知道怎麼回事。無非是已死的不銷戶口,再增加一些不存在的人。”

“他們隻為了考評好看,但多報出來的這些人口是必須要交人丁稅的,他們當然不可能自掏腰包填補,隻會將這些稅銀攤派到百姓身上。百姓交不起,自然隻能賣地,導致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如此下去,不過一二百年,便會引發出大問題。”

齊布琛沒忍住補充道:“不止,那些當官的肯定不敢攤派到那些有錢人頭上,還會幫那些富家隱匿人口,再將這一部分轉嫁到貧民百姓身上。甚至更過分的,當地地主還可能和當官的勾結一氣,用這種方法,來逼百姓賣地,土地兼並的速度隻會更快,或許要不了一二百年便會有大問題。”

她記得清朝好像總共也沒三百年,到現在也有六七十年了吧?

胤禛略微想了一下,發現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很大,點頭道:“你說的對,我還是把情況想得太好了。”

“這麼說下來,土地兼並的原因,其實都可以歸結於人頭稅,沒有了人頭稅,那些當官的便是虛報人口也沒什麼大影響,富戶隱匿人口也沒了必要。但人頭稅是如今稅銀中最重要的一項,如果取消,缺口太大…年遐齡將匠戶的代役銀歸入田賦,人丁和田賦…地主田多人少,百姓人多地少…平衡…”

胤禛顯然陷入了深度思索模式,字句越來越少,眉頭越皺越緊。

齊布琛則是一副強行忍著什麼的表情。

不忍不行啊,她心裡已經在呐喊了,這個我學過!這個我學過!高中曆史!我記得!攤丁入畝!攤丁入畝啊!

但她不能說,攤丁入畝她記得清楚,更知道這條政策能實施的前提是永不加賦,可目前為止,她還沒有聽說康熙有頒布過永不加賦的法令。

憋了半天,眼看胤禛嗎眉頭沒有鬆下來的趨勢,她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試探開口:“也不一定非要立刻取消。”

“嗯?”胤禛顯然沒聽見她說什麼,隨口問道,“你說什麼?”

齊布琛吸了口氣,小小聲道:“我說,不一定要立刻就取消人丁稅。”

胤禛稍稍從思索中抽離出一部分思緒:“什麼意思?”

“就是說,因為人丁數決定人丁稅,官員的虛報才會對百姓造成負擔。”齊布琛說的很是小心,“那我們隻要把人丁數和人丁稅的關係解綁也可以達到目的,比如,人丁稅不再以每年新報的人丁數決定,而是取一個固定的數字,這樣,即便官員日後有虛報,百姓也不用為此多交稅。”

“解綁,固定,對啊!”胤禛一拍大腿,哈哈笑道,“我怎麼就鑽到死胡同去了!”

他在齊布琛臉上響亮的親了一下:“真是爺的好福晉!”

親完卻發現齊布琛臉上表情扭曲,奇怪道:“怎麼,嫌棄我?”

齊布琛嘴一撇,差點哭出來:“你拍的我的大腿!”

胤禛:“……”

一頓揉揉搓搓哄哄,才讓福晉放棄算賬的打算。

劫後餘生的胤禛抹了把不存在的虛汗,才又回到正事上:“固定人丁稅這個辦法不錯,具體該怎麼固定?以什麼為基準?相應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