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去和皇上說(1 / 2)

聖壽節過後, 朝堂徒然吵嚷起來,卻不是為了太子被廢之事,而是先前張伯行、噶禮互參案定案了。

張伯行複任, 噶禮被免職。

對此, 滿大臣紛紛上書表達不滿, 指責康熙偏向漢人。

而康熙竟一連幾日下旨解釋, 他並沒有偏向漢人, 滿漢都是他的臣子, 他視作一體, 處置噶禮隻出於公心。

齊布琛在書房聽林長青說完外麵的消息, 微微擰眉, 若有所思。

康熙雖然晚年之後一直對外塑造仁慈寬和的君王形象, 但其實這不過是掩飾, 疑心狠厲才是他的底色, 不說彆的,隻說太子複立後這幾年,隻換掉的九卿人數就高達三十多人。

為何?還不是為了那份掌控。

這樣看重帝王權利的康熙, 竟會容忍大臣當麵指責他?怎麼想都不可能, 除非, 這事是他暗中推動的。

齊布琛心中一動,康熙是想借這件事安撫拉攏漢大臣嗎?太子被廢一事,要說最有可能激烈反對的人, 除了太子黨,就是堅持儒家正統那套思想的讀書人了。前者這兩年早被康熙連消帶打,已不成氣候。但後者,卻不能同等對待,畢竟, 康熙本人也是這套規矩的受益者,愛新覺羅家的江山需要儒家來背書,穩定人心。

所以,對於這部分人,隻能安撫拉攏,卻不能打擊。如此,朝堂上這幅景象才有了解釋。

想通後,齊布琛鬆了口氣,胤禛不在,如今府裡的一切都要她來決定,對局勢的分析就猶為重要。

“還有彆的嗎?”齊布琛隨口問道,“其他阿哥那裡呢?”

林長青沒有絲毫含糊地回道:“三阿哥這些日子除了上衙,都是在家閉門讀書,三福晉則四處走動,聽說是想為弘晟阿哥相看福晉。”

弘晟今年十四了,明年是選秀年,十五歲把親事定下到也正常,畢竟正常走禮就得走個一年多,到時候成婚年齡正好。

三福晉提前相看倒也沒什麼,畢竟弘晟隻是皇孫,宮裡雖然會賜婚,但最終的人選基本都是由皇孫的父母來定,等選秀的時候進宮說說也就罷了。

齊布琛扯扯嘴角,嘀咕道:“理由倒是正當。”

三福晉的理由當然是正當的,但彆人也不是傻子,太子被廢前弘晟就不是十四歲了?那時候咋不見你這麼著急的給弘晟找親家呢?

林長青像是沒聽到福晉的嘀咕,繼續道:“五阿哥和七阿哥都還同以往一樣,不過五福晉最近常常受到三福晉的邀請,七福晉也與八福晉來往親密了些。”

胤祉想拉攏胤祺?齊布琛沉思,這怕是不容易,胤祺雖然看著忠厚老實,但其實大智若愚,曆史上的結局就是證明,胤祉想要心想事成怕是不容易。

至於胤禩,倒是沒什麼好說的,他一直以來的形象就是交遊廣闊,想拉攏胤祐倒也說的過去,雖然胤祐看著要啥沒啥,但其實因為身體的問題,胤祐在康熙心裡是有一分獨特的關注的。

對於痛失胤俄助力、善於把握人心的胤禩來說,倒也是一番助力。

林場稍微停頓片刻,又道:“除此之外,皇上日前收回了先前撥給八阿哥的那部分鑲黃旗佐領,如今仍由馬齊大人管轄。”

馬齊?她沒記錯的話,馬齊好像也是八阿哥黨,那康熙這番操作有什麼意義?或者,馬齊如今還沒開始支持胤禩,又或者支持了但康熙不知道?

“嘖。”齊布琛捏了捏兩額,頭疼。

“九阿哥與十四阿哥這些日子常出入隔壁,十二阿哥閉門不出。”林長青迅速說完剩下的人。

這三個人倒是好理解,齊布琛點點頭:“如今情況不明,這些日子,你還要多辛苦些。”

林長青恭敬道:“福晉抬愛,都是奴才該做的。”

隨後幾日,林長青照常帶人在外奔波、打探消息,這倒也不突兀,畢竟突發這等大事,人心惶恐很正常,反倒不打探消息的才顯得異類。

齊布琛猜測滿大臣指責這事是康熙指使的,以為達到了康熙安撫漢臣的目的就該偃旗息鼓了,誰知朝堂上卻是越吵越激烈,竟一點息事寧人的意思都沒有。

康熙隻得下旨令吏部等衙門再議,最後,根據吏部再議的建議,到底是妥協了一番,張伯行複任變成革職留任。

這一番變化倒是叫齊布琛疑惑起來,對自己先前的猜測有些懷疑。

難道真的是自發的?不應該啊。

想不通,齊布琛也隻能放下,並沒有讓人去見胤禛問他,如今這情況,胤禛好容易獲得一個真空環境,得以置身事外,她若是聯係的太頻繁了,反倒不美。

沒兩日,宗室裡卻又出大事,宗人府上奏,貝勒海善縱人行凶,應革退爵位,而康熙竟是當堂就準了,並令其兄滿都護襲替爵位。

隻是一個貝勒而已,為什麼說是大事呢?因為這海善,是恭親王常寧的兒子,他的貝勒就是承襲的常寧的爵位。

說來恭親王一脈也是可憐,常寧和福全,身為順治的唯三的兩個兒子,沒有得到世襲罔替的爵位也就罷了,畢竟誰叫他們的爵位不是順治給的呢,兄弟給的,有就不錯了。

但和福全比起來,常寧簡直要慘不知多少,活著的時候不被康熙待見,死了之後,還給後代留不下蔭蔽,明明都是降等襲爵的親王位,福全死後,他的兒子保泰卻被康熙恩旨仍襲親王爵位,常寧呢?他的兒子海善卻直接從親王位降到貝勒,連個郡王都不是。

如今,更是連貝勒都沒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