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她的疑問, 胤禛還是那句話:“因為你當時說的理由很有道理。”
“……”齊布琛憋氣,眉頭緊皺,眼睛擠成了三角形, “你彆糊弄我。”
這番對答出現過不止一次了, 胤禛歎口氣, 伸手撫平她眉間的褶皺:“我說的是真的。”
他伸手將人攬住, 認真道:“如今朝中, 各衙門主要官員, 都是一滿一漢的配置, 分管不同政務, 瞧著是不是還挺和諧?其實這隻是表象罷了, 有件事情你早就意識到了, 那就是漢人的文化和底蘊太強了, 但其實他們不僅強在這些方麵, 治國方麵……他們也很強。”
胤禛有些出神:“先帝時期,那時候我們才入關不久,打仗還行, 但要治理這個天下, 太難了。不僅僅是語言不通, 更重要的是我們原來是遊牧體製,關內卻是農耕社會,那時候, 滿人主官雖然坐在位置上,但連文字都不懂的他們,怎麼可能能打理好政務呢?”
“當初的他們,說個不好聽的話,可能連漢人裡的秀才坐在那個位置上, 都能比他們做的好。”
“但是沒辦法,我們人本身就少,想要坐穩這個天下,占據主導位置是必須的,其他問題隻能靠時間慢慢解決。”
“後來慢慢的,瞧著也有些樣子了,甚至還出了像納蘭容若那樣的驚才絕豔之人。”說到這裡,他輕輕笑了一下,“說起來,納蘭容若著實為滿漢文人之間的相處做出了卓越貢獻。”
題外話一句帶過,胤禛繼續道:“時至今日,雖然許多人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漢人官員在朝廷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了——隻瞧瞧這些年官員們的折子,漢字越來越多,滿文愈發稀少,就連皇阿瑪,也早已用漢字批複奏折。”
“你當為什麼皇阿瑪提出‘滿漢一家親’?”胤禛的瞳孔幽深,看的齊布琛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
“憐愛萬民是當然的,但很難說,其中沒有漢臣越發壯大的緣故。”
他的聲音低不可聞:“就像當初的蒙古,愛新覺羅家的女子有幾個沒嫁去草原?”
齊布琛神色複雜的看著他,沒想到他會將政治背後赤\\裸\\裸的利益揭開給她看。
胤禛卻以為她是被嚇到了,畢竟從來沒有深切的接觸過政治,他安撫地拍了拍懷中人的脊背,轉了話題:“漢人勢大已是不可阻擋之事,如今或許還不明顯,但再過個幾十年,朝中怕是會變成漢人主導。”
他說的相當篤定,齊布琛心裡歎息,胤禛的政治敏銳度果然極高,她雖不太了解清朝滿漢演化過程,但也知道,在清朝末期,朝中做主的人幾乎全是漢臣。
胤禛還在繼續:“麵對大勢,想要阻擋無異於蚍蜉撼樹,既然最終都要接受,那早不如晚,主動不如被動。所以我很早就在想,該如何麵對這股大勢,才能讓這天下變得更好。”
他目光奇異地看著齊布琛:“隻是我沒想到,你會主動提出給弘暉娶漢家姑娘。老實說,我當時甚至想過,皇阿瑪會不會讓漢臣尚公主。”他頓了頓,突然莞爾笑了,“沒想到,你這個從未有過的角度,效果倒是出人意料的好。”
說著說著,他又釋然了:“不過也對,皇子能娶蒙古女子,皇孫為什麼不能娶漢人女子呢。”
齊布琛默默聽著,對最後一句頗為讚同——就是,憑什麼自古以來都是公主和親,皇子為什麼不能和親?
當然,她也不是那種為了天下犧牲自己兒子的聖母,在和胤禛說過這個事後,她第一件事就是和弘暉溝通,如果弘暉不願意,她絕對不會強求。
托這個時代父母之命的福,弘暉對於包辦婚姻沒有一點兒抵觸,甚至對於齊布琛非要問他喜歡什麼樣的姑娘——這種過於民主的做法還有些接受不能。
齊布琛跟他說了想給他娶個漢人姑娘,弘暉問過原因之後,毫無阻礙地就接受了,一點兒沒有勉強的樣子。
反倒是三胞胎,一開始沒搞明白,還跑齊布琛麵前問她弘暉是不是不是她親生的,被胤禛狠狠地揍了一頓。
了解了胤禛真心的想法,齊布琛總算卸下了心底的大石——即便背後的原因沒有那麼光彩,但隻要不是昏了頭就行。
“放心了?”胤禛含笑看著她,這些日子,他也不是沒察覺到福晉的那點不對勁兒。
齊布琛撅了噘嘴:“那不是你和皇阿瑪答應的太爽快了麼,我就有些擔心……”
胤禛促狹地接話:“擔心我把弘暉賣了?”
齊布琛錘了他一下,追問道:“那皇阿瑪,也是跟你一樣的想法?”
胤禛收斂了神色,沉思了一會兒,才道:“…說不好,老實說我也有些驚訝皇阿瑪竟然會這麼爽快的同意,甚至連額娘那兒…”
齊布琛秒懂,弘暉娶福晉這事,按理來說,該是齊布琛進宮和德妃說,然後德妃再和康熙說這麼個流程。
結果胤禛直接跑去找康熙了,完全繞過了德妃,雖然德妃對長子夫婦一向是懶得關注的態度,但這事可不小,齊布琛完全可以想象德妃被後宮那些老對手們陰陽怪氣的樣子——關於孫子的婚事她卻被排除在外完全不知情。
可德妃事後卻沒有因為這事找齊布琛的不是,隻能說,她從康熙的態度裡察覺了什麼。
但察覺了什麼了?
德妃可沒那個好心告訴他們。
夫妻倆麵麵相覷一會兒,胤禛乾脆道:“事既已定,多想無益,睡吧。”
解開了心結,接下來,齊布琛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給兒子娶媳婦這件事裡。
康熙五十六年三月初三日,大吉,宜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