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誰想,涼州守軍中,竟然有叛徒。
李幼良縱兵為匪,搶竇樂的商隊。
李秀寧看過卷宗,很顯然這是已經掌握了足夠的證據。
李秀寧問:“舅舅,是在朝堂上彈劾,還是去剿滅?”
竇樂還在思考,杜依藝在旁說道:“臣下以為,明正典刑自然是最好的,不過既然是宗室,暗中處理也好,隻是不能再有人出賣我們的情報,吐穀渾已經是我們的大敵。”
杜依藝羅列出許多。
哪怕拒絕了與西突厥和親,但生意卻依然還在繼續。
可吐穀渾不做生意,乾的就是明搶的事。
這對商隊的影響是巨大的。
派兵護衛,那是要成本的。
可不派兵,再加有內奸,商隊就會被搶,不但貨物丟失,商隊還會有傷亡。
李秀寧這時也說道:“舅舅,此時應當機立斷,西去商隊受損,死傷的都是忠勇之士。損失的錢財,都是打造軍械的錢。”
打,肯定是能打得過。
麻煩就在於,李幼良是李淵的堂弟,親堂弟。
竇樂心中很清楚,自己眼下有三個選擇。
把這事告訴李淵,讓李淵來解決。自己沒麻煩了,可是呢,萬一李淵心軟,隻罰不打,放了李幼良一命,那麼買了自己國舅府投資券的人,難免會有想法,這會影響投資券的聲譽。
杜依藝所說,明正典刑,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可自己怎麼樣才能說服李淵,保證把李幼良給砍了呢?
如果李淵不同意的話,在自己的安排之下把大唐皇帝的堂弟給拉到菜市口給砍了,有心人一定會說,自己這個國舅狂妄無比,連皇親都沒放在眼裡。
至於說什麼朝堂上問罪,大理寺過審。
這些對於長安城的百姓而言,他們隻會看到皇帝的堂弟,大唐的國舅,等等。其餘的一切過程,無論真假,都不會入天下人的眼。
所以,最後一個辦法,就是當這事沒發生過。
卻也必須經得李淵同意,暗中把李幼良給砍了。
竇樂突然想到,還有第四種辦法。
那就是,設一個局,引李幼良入局,一但他再次與吐穀渾勾結,就派兵馬去攻打,將他與吐穀渾一並收拾。
可萬一。
李幼良躲在後麵,沒有親自參與呢?
竇樂思來想去。
終於,一咬牙:“杜依藝,國舅府在長安城,眼下職位最高的是誰?”
杜依藝回答:“回國舅的話,武官是尉遲將軍,他負責擴建山海商會衛隊之事,文官是宇文士及。”
竇樂深吸一口氣:“提交證據,以謀叛之罪,抓捕李幼良。”
竇樂已經說完,杜依藝還是問了一句:“國舅,依此罪論責嗎?”
謀叛是十惡之一,絕對是重罪,最輕也要誅連家屬的。
杜依藝這一問,就等於在告訴竇樂,權力大於律法,是殺,還是不殺。
竇樂用了幾秒時間最後做決定:“全家。”
“是。”
杜依藝的回答,語氣沒有一絲波瀾。
讓竇樂有點意外的是,李秀寧竟然也沒有什麼特彆的反應,神情很是平靜。
喜歡大唐之國舅縱橫請大家收藏:大唐之國舅縱橫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