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吃晚飯,一邊看新聞連播,是張潮父母20年來雷打不動的生活習慣。如果沒有彆的事,一般都要等天氣預報結束以後才關電視。
這天晚上,張潮父親一邊低頭吃著飯,一邊抱怨道:“兒子去上大學以後,你這手藝是一天不如一天。今天這紅燒排骨鹹了……”
等了一會兒,竟然沒聽到老婆把筷子一摔,怒喝:“愛吃不吃,不吃拉倒!”
她不摔筷子,自己還怎麼賠禮道歉、哄著老婆把飯吃完……這程序沒走,張潮父親老覺得空落落的……
於是他不禁抬頭望向妻子,妻子瞅都沒瞅他一下,隻用手指了指電視,他又轉頭看過去,隻見電視裡他的寶貝兒子正麵帶微笑,手執一份協議書,與一個看起來就挺氣派的大人物握手,下麵記者人頭攢動……
CCTV主持人那標準的播音腔正在播報:
“……本次滬上書展,吸引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版商前來參展……其中島國四大出版社中的兩家,角川書店的角川曆彥社長以及集英社的穀山尚義社長,也來都到了書展現場。他們此次專程前來,是為了與我國青年作家張潮簽訂圖書出版協議。這是我們文化領域實施‘走出去’戰略取得的豐碩成果……
作家張潮,是近年來文化領域湧現出的優秀青年文藝工作者之一,目前正就讀於燕京大學中文係……”
新聞很短,還不到40秒,還放在了連播快結束時才播放,但是已經給了張潮父母一點小小的逆子震撼。
張潮母親著急地問道:“這新聞啥時候重播?咱家錄像機呢?”
張潮父親懵了,答道:“咱家哪有錄像機啊?”
“沒有不會去借啊!那誰家不是有嗎?”
“哦哦,我現在就去!”
“趕緊去。這死孩子,這麼大事也不知道通知一聲。”
話沒落地,手機響起來了,張潮母親接起來,不一會兒就眉開眼笑的,對著話筒道:“哎呀,沒什麼的啦……其實就是沾了滬上書展的光……唉喲,連個采訪都沒有,不算上新聞連播……好,明天,明天我有空一定去……”
新聞連播是國內輿論的風向標,這意味著關於滬上書展的報道,基本都要圍繞著張潮進行。
當天晚上,書展就為張潮一個人準備了高規格媒體見麵會,還請來了恰好也在書展發布新書《人麵桃花》的滬上作家格斐,與張潮進行了對談。
格斐是一個喜歡在結構上做文章、營造迷宮一樣敘事的作家。所以他對張潮的《少年的巴比倫》特彆感興趣,兩人就的技法探討了半天,但是讓台下的記者昏昏欲睡……
終於記者忍不住了,在提問環節問張潮道:“下午春風社在與你的簽約儀式上透露,你的新《蝸居》將一改以往青春校園和愛情題材,是一部現實主義風格濃厚的作品。請問這樣的改變出於何種目的?你不擔心會導致新書銷量下滑嗎?”
格斐聽了這個問題,也饒有興趣地補充問道:“你不要做校園作家啦,你不怕失去你的讀者?”
張潮想了一會,才拿起話筒回答道:“我們聽說過有的作家可以始終保持一顆童心,也聽說過有的作家在心態上永遠保持年輕——但是,誰聽說過哪個作家會永遠停留在‘青春期’?這個年齡段實在太特殊了,太多變了。所以無論是‘青春校園’還是‘青春愛情’,本質上都是與這個年齡段的讀者,進行了一次荷爾蒙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