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席卷港島(1 / 2)

2005年1月21日,燕大正式開始放假。張潮也得以“逃脫”劇社的“虎口”,登上了前往港島的班機。

去年12月的莊重文獎頒獎典禮後,徐子東就口頭向他發出了來港島嶺大交流訪問的邀請,後來又通過學校發出了正式的邀請函。

張潮就趁著寒假到“新理念作文大賽”複賽之間的空檔,去一趟港島。

這個時間點,內地的學校都是才放寒假,港島大學則相反,他們寒假(通常是聖誕節前2天到1月中旬)放完了,剛剛開始春季學期。

經過近4個小時的飛行,21日傍晚,張潮終於踏在了港島的土地上。

不過沒想到的是,徐子東竟然親自來接他。在車上,徐子東就說道:“聽說你要來,學生們都很興奮,你的講座和沙龍都已經預約滿了。講座都從小禮堂,挪到了大禮堂。”

張潮奇道:“港島的學生對我這麼感興趣嗎?”

徐子東道:“一個原因是你的《少年如你》賣得很好,到現在還不到半年,就已經加印2次。內地作家的書,在港島賣到這個數量,你雖然不是第一個,但肯定是唯一一個還活著的。

港島人買書很奇怪的——明明少子化,結果銷量前10有7本是童書,剩下3本不是勵誌,就是養生,要不然就是講怎麼和人鬥爭。文學類呢,前30都不一定能看見一本。

去年的暢銷書裡,甚至還有一本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我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了,也不知道港島人到底會不會讀書。”

張潮道:“還有一個原因呢?”

徐子東道:“……這個,你明天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就明白了,我自己不太好意思說出口來。”

果然,第二天張潮在講完主題為《轉型中的內地青春文學》的演講後,第一個站起來提問的香港同學,就把他雷得外焦裡嫩:

“今年的富布斯排行榜,你是內地第一個版稅突破‘1000萬’的作家,我想請教一下,怎麼通過寫書揾到咁多銀紙呢?”

這位同學一開始還努力用國語表達,說到後麵,顯然是比較激動,廣東話就脫口而出了。

張潮終於明白徐子東為什麼說他自己不好意思說出口了。作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商業化的城市,港島人對於財富的追求,是刻在骨子裡的,即使是文人也未能免俗,何況普通的學生。

金庸先生在辦《明報》的時候,就以稿費摳門出名,就算是自己的老友倪匡,在他那裡也漲不了一分錢稿費。

張潮之所以在港島出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有錢”!去年富布斯排行榜的負責人說他是“內地作家首富”以後,明窗社就很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聯合媒體展開了一輪特殊的宣傳。

今年年初,富布斯排行榜正式公布了2004年的名人榜單,排在前列的自然是那些企業老板,但是張潮是作家中排名最高的,富布斯說他去年版稅收入達到了1100萬元。

排名第二是於秋雨,也有900多萬。韓涵、小四等熟悉的名字自然也在其中。

這一年,還是網絡作家上榜的元年,血紅憑借一部《升龍道》,斬下了120萬元的稿費。

估計誰也不會想到,這份榜單多年後會被網絡作家所統治。

張潮雖然知道這個新聞,但是由於期末實在太忙了,除了兩所學校和自己家以外,他就沒往彆處去過,自然也謝絕了一切采訪,所以也不清楚輿論發酵到什麼地步了。

張潮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答道:“每一個‘揾到咁多銀紙’的作家,在第一次憑借寫作賺到錢的時候,都認為這是意外之喜。這說明你在開始創作一部作品的時候,動機不應該是它能‘揾到幾多銀紙’,而是這個故事首先能不能打動你自己……”

所幸後麵提問的學生,總體而言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問題也逐漸地集中到了他的創作上,不過還是不時有學生問他成名後感受之類的“無關話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