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帶著謝禮好還鄉(2 / 2)

劍出仙山 南朝陳 3350 字 4個月前

比起鄉人們,旺財更加熱情,搖頭擺尾,幾乎要撲到陳晉身上來,卻又不敢。

因為它知道自家主人不喜歡那些。

於是幫忙搬東西。

院子裡竟有人在,是堂妹陳敏,她戴著一頂鬥笠,手持鋤頭在菜地裡除草。

見到陳晉回來了,驚喜地叫道:“哥哥。”

陳晉看那兩壟菜地被打理得很好,菜蔬青綠,瓜果攀藤,結出的果實有小兒手臂粗細了。

顯而易見,都是陳敏的功勞。

在外出之前,陳敏曾說過會來幫忙照料的,她說到做到。

過得一陣,伯父陳阿布也上來了,一番噓寒問暖不提。

因為婆娘陳李氏需要照顧,陳阿布沒有逗留太久,很快就回家去了。

陳敏則留下來,生起柴火,幫忙做飯。

陳晉拿起包裝精美的糕餅遞過去,給她吃。

女孩卻並沒有接,站在那兒,神色猶豫。

陳晉便問:“小敏,你是不是有事要和我說?”

陳敏垂著頭,說道:“哥哥,我想學些本事。”

“嗬嗬,這是好事呀。你想學什麼本事?”

“我不知道,所以要來問過哥哥你。”

陳晉微微頷首,看來經曆過一些事情後,使得女孩受到了觸動,從而改變了原來的想法。

記得當初,她對未來的願景,就是長大後嫁人。

說實話,對於伯父一家,陳晉觀感不錯,故而一直以來,都在給予回

饋。

但俗話說:授人魚不如授人漁。

終歸到底,人都得靠自己,而不能完全依賴彆人的照顧與賜予。否則的話,即使得到了一場富貴,也未必守得住,反而可能懷璧之罪,招來殺身之禍。

當然,陳敏未必想得那麼遠,而隻是本能地認為自己學了本事,就可以變得厲害,就能保護爹娘,還有將要出生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了。

想法很樸素。

但能萌生出這樣的念頭,便屬於一種覺悟。

論本事,陳晉掌握不少,可大都不適合陳敏來學,微一沉吟:“小敏,你要明白,想學到真正的本事會很累,很辛苦的。”

女孩抬起頭,目光堅定:“哥哥,我不怕累,更不怕苦。”

“好。如果你下定了決心,那就回去跟爹娘說。”

“如果他們不肯答應,不肯放我出去呢?”

陳敏忐忑不安地問。

陳晉微微一笑:“你就說是我讓你去的。”

“好嘞,謝謝哥哥。”

陳敏開心地道,像一隻自由飛翔的鳥兒,迫不及待地回家去找爹和娘說這事了。

果不其然,聽到這事,陳阿布兩口子都呆住了,隨即反應強烈,覺得自家女兒是在異想天開,怎麼能有這樣的想法呢。

即使是陳晉的主意也不行。

又趕緊跑來問個清楚,當聽陳晉說要帶陳敏去雲山觀時,陳阿布不吭聲了。

在鄉人的心目中,雲山觀乃神仙修行的地方,能拜入其門牆,簡直是祖墳冒煙。

事實上,有好些大戶人家都渴望把自己的小孩送去雲山觀,莫說正式拜師,便是去當個道童,那也是求之不得。

陳阿布從未敢想過,自家女兒能與雲山觀產生聯係。

於是顫抖著問:“阿晉,道觀那邊,會收小敏入門嗎?”

陳晉回答:“會不會收,得去過才知。很多的事情,都得做過,才能看到結果。不去做,則皆為幻想。”

對於侄子口中的道理,陳阿布聽得迷糊,不過他知道陳晉是能夠與雲山觀主談道理的人。那麼,陳晉說的話,就是有道理的。

所以,陳阿布同意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