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大明名將:李如鬆(1 / 2)

大明神宗界(1618)

赫圖阿拉(遼寧撫順)。

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冷笑:“嗬,這就是大明王朝,以明大明漢人,看不起其它外族人的排異心思在作祟罷了。”

......

【哱拜與黨馨之間的恩怨,往小了說,可以說是他們兩人之間的私人恩怨。】

【往大來說,則是大明朝廷文官,對大明邊軍,尤其是投靠大明的外族人的不信任。】

【然而,這不是特例,而是大明王朝中後期的普遍現象。】

【到了大明末代皇帝時期,這種現象也就越加的嚴重,掌握重兵者,不管是誰,都得不到大明皇帝的信任。】

【然而,世事並非絕對,總是有例外的。】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例外?難道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那朱翊均還對人有過信任?還為大明王朝做過有利於大明王朝的正事?”

......

【沒有寧夏巡撫黨馨的同意,已經致仕解甲的哱拜,縱然是想為大明王朝效力,也無法獲得大明的火器以及軍馬出征。】

【除非有外敵打到寧夏地區來,哱拜可以率軍反擊。】

【然而,此時的寧夏總兵張維忠,知道黨馨與哱拜之間的恩怨,並沒有參與到兩人的恩怨之中。】

【因為張維忠知道,就算自己同意讓哱拜領兵前去支援,但是身為寧夏巡撫黨馨,如果不意的話,若發生意外,自己將擔重責。】

【所以身為寧夏總兵的張維忠,並沒有參與到兩人的恩怨中。】

大明宣宗界。

明宣宗朱瞻基:“這張維忠,也是一個難擔大任之人。”

同是大明的邊鎮總兵,這張維忠,似乎比張成梁差得太多了,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或許,張維忠的功績,以及在朝廷之中的關係,不如李成梁。

又或者是,張維忠不想得罪,像黨馨這樣的文官,以及黨馨身後的文官勢力。

不管是什麼原因,在此時明宣宗朱瞻基眼裡,同為一鎮總兵的張維忠,確實不如李成梁。

......

【麵對陝西的求援,在禦史周弘禴推舉哱拜之子哱承恩,哱拜義子哱雲,指揮土文秀領兵西援的情況下。】

【寧夏巡撫黨馨,仍舊沒有同意讓與哱拜有關的人員,領兵前去回救援。】

【然而,在黨馨選擇讓誰領兵向去救援時,大明朝廷派來巡視大明九邊(大明九個軍事邊鎮)情況的大臣,已經到達了寧夏邊鎮。】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神色冷峻的言道:“這後世大明文官的權利,真的是已經高到這種地步了嗎?”

【先是李成梁的遼東鐵軍戰敗,後又有西北地攻的蒙古人再度犯境侵擾。】

【這讓從萬曆十四(1586)年開始,因為第一次欲立皇三子朱常洵,遭到強烈反對,逐漸怠政的明神宗朱翊均。】

【又再次上心與關心起了大明的朝政。】

【雖然此時明神宗朱翊均,依舊很少再上大明的朝會。】

【但時明神宗朱翊,也學習其祖父明世宗朱厚熜那樣,在朝會之下,內宮之中,處理起大明王朝中,此時的他明神宗朱翊所關心的政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