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大明名將:李如鬆(2 / 2)

大明世宗界。

明世宗朱厚熜皺眉,但還是沒開口言語。

畢竟,自己一共生了八個兒子,但是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就隻剩下三子朱載坖,當是大明王朝的明穆宗。

而這明神宗朱翊均,雖然上前看來,非常的很不堪,但也算是自己血脈下的嫡長孫。

但,明世宗朱厚熜已經預料到了,自己這個嫡長孫朱翊均,並沒有學到自己政治能力與眼光。

......

【能讓明神宗朱翊均能關心的政事,自然是有利於他掌握皇權的政事。】

【自從明神宗朱翊第一次,想立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時,遭受大明朝廷官員與權貴們的極力反對之後。】

【明神宗朱翊均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皇權,似乎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大。】

【雖然不知道,此時的明神宗朱翊均有沒有後悔,廢除了考成法。】

【但可以肯定的是,此時的明神宗朱翊均,並沒有完全的自暴自棄。】

大明英宗界。

明英宗朱祁鎮:“後悔,還能有什麼用,都已經晚了。”

受天道盤點的影響,在此時明英宗朱祁鎮的眼裡看來,這朱翊均就是大明朱家的第一昏君皇帝。

......

【邊關戰事的發生,讓此時的明神宗朱翊均,看到了對他來說較有利的政治機會。】

【李成梁的遼東鐵軍戰敗的事件發生之後,李成梁雖然遭到了削職除官的處罰。】

【而李成梁之子李如鬆,也因此受到了牽連。】

【李如鬆,被明神宗朱翊均從宣府(河北張家口)總兵(正二品實權武官),調回京師,任五軍都督府中的中軍都督督府僉書(正二品虛權武官)。】

【這一次調動,看似李如鬆是受到了李成梁的牽連所致,被明神宗朱翊均奪去了九邊重鎮的兵權。】

【其實並不然,因為李如鬆長年軍旅生涯以來,一直都是不循守大明王朝此時文尊武卑慣例,並屢次遭致巡按禦史,還有給事中等官員參奏彈劾。】

【但是,不管李如鬆受到多少次的文官彈劾,而李如鬆的官職,反倒是一次又一次的在彈劾中不斷晉升著。】

【因為在國本之爭正式開始之後,明神宗朱翊均,從文官對李如鬆彈劾的奏書中,看到了一個反抗大明文官的力量。】

【並為此對李如鬆,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在萬曆十五年(1587),一直被大明文官彈劾的李如鬆,被明神宗朱翊均下旨任命為九鎮之一的宣府總兵。】

【此時的對李如鬆,在大明武官的道路上與實權上,已經和李成梁,基本處在一個高度上了。】

【若不是朝廷中的文官,對李如鬆的一直彈劾不斷,明神宗朱翊均恐怕,早就想把李如鬆調任為大明的薊鎮總兵了。】

【李成梁被削官除職,而李如鬆卻隻是被調回京師,擔任五軍都督府的中軍都督督府僉書(正二品)。】

【然而,除了李如鬆被調回京師之外,李成梁的其它幾個兒子,像李如柏,李如楨,李如梅等人,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簡單來說,在遼東明軍戰敗這次搗巢之策的失敗,除了李成梁被削官除職之外,整個李家,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這是,明神宗朱翊均要保李成梁的李家,釋放的政治信號。】

【連李如鬆,這麼一個不循大明王朝此時文尊武卑慣例的李家人,他們都沒有能將其彈劾倒台。】

【那麼,大明朝廷中,那些老謀深算的文官權貴們,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去彈劾其它的李家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