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武廟說,鮑白令之(求月票,4)(2 / 2)

秦滅六國,秦人的優越感擺在這。祭祀秦國的曆代先賢將軍,理所應當。可要祭祀六國的武將,這算什麼事?

彆說六國黔首那邊,老秦人第一個不答應!

李信站了出來,相當不服氣道:“彆人暫且不提,那廉頗匹夫,不過莽夫也。有何資格入武廟?”

李牧他不說話,畢竟和他是親戚。可廉頗的話,他還是有話要說,勉強算是敗給了白起。一個手下敗將,憑什麼和武安君平起平坐?

“隴西侯此言差矣!”鮑白令之表示不太服氣,“廉頗破齊揚名,攻城掠地,伐魏取城。長平之戰,用兵持重,固壘堅守三年。廉頗老將,為何不能入武廟?”…

這種人不去當禦史都是浪費。

想想也正常,鮑白令之連始皇帝都敢當麵懟,還在乎李信?

“吾……吾……”

“廉頗入不得,莫非爾入得?伐楚之戰,爾率二十萬大軍,結果如何?”

靠!

李信頓時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常辯駁也就算了,竟然還揭短?再者說了,他就說廉頗沒資格入武廟,可沒說自己有資格。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這話其實是秦穆公說的,意思就是你墳頭上的樹都快有兩手合抱那麼粗了。說白了,就是在咒鮑白令之。

“匹夫!”

好好的辯論賽,演變成了口水仗。

李信甚至想著以玉圭做劍,捅鮑白令之兩下。人鮑白令之雖是大儒,卻也不是吃素的,漲紅著臉絲毫不怕,大有和李信約架的姿勢。

“爾等著!”

“下朝了莫要跑!”

“叱嗟!”

秦始皇怒聲喝斥,兩人同時持玉圭行禮。

“皆為社稷之臣,怎可肆言?”

“臣知罪。”

李信躬身認錯,而鮑白令之則是沒這意思。

“國師之意,天下大同,諸夏一體。此計若成,可消列國宿怨,天下歸心。入武廟者,三十六人,我秦獨占十六,還有何不滿?”

秦始皇大手一揮,他有吞吐天下之誌,便不能隻計較秦人利益得失。秦人是基本盤,肯定是優先考慮,白稷也給足麵子。其餘六國加起來二十人,秦十六人。

對六國,對秦皆給了交代。

有些謀臣武將,更是公認的大賢。

例如武安君白起,六國勳貴無不聞風喪膽。再有吳起,這可是個絕愛的狠人。所訓魏武卒,助魏國稱霸一時……

其餘朝臣聞言,心中皆已明了。

武廟權衡利弊後,明顯是利大於弊。彰顯秦國風範,還可消六國宿怨。當然,肯定會有不服者,隻要以律法嚴懲即可。

最讓秦始皇滿意的還是後麵所言。白稷是貨真價實的仙人,他認可秦國功績,也就證明蒼天也認可。於情於理,足以讓不少黔首歸心。

白稷出手顯聖數次,他的地位無可撼動。涇陽事跡,各個郡城其實皆有所耳聞。

“此事交予奉常太祝,從將作少府。”

“唯!”

“退朝。”

……

李信憋著一肚子的氣,穿鞋子的時候故意把鮑白令之的踹至邊上。

還好,秦始皇也算是把這事定下來了。

鮑白令之慢悠悠的走出,看到地上散亂的履,當即冷冷一笑,“隴西侯竟與稚童無二,難怪會敗。”

這貨是典型的陰陽人,不光嘲笑李信和小屁孩相同,還狠狠的撕開了他的傷疤,接著往上麵灑了一把鹽!

“老匹夫,你找死!”

“怕汝呼?”

鮑白令之乾脆擼起袖子,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還是蒙毅老狐狸比較好,拉住已經準備要拔劍的李信。

“蒙公勿要攔我,乃公今日定要與之決一死戰!”

鮑白令之見有人攔著,當即悠然道:“隴西侯莫要在老夫麵前逞英雄。為將者,欲洗刷屈辱,還需以敵血褪去。”

“老匹夫你且聽好!起兵討伐匈奴,李信必定會去。當以此劍,斬下頭曼之頭顱,獻於陛下!”

言罷,李信重重拂袖,揚長而去。

蒙毅和鮑白令之對視了眼,相視一笑……

這是個坑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