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和蒙毅對視了眼,皆是想起被白稷支配的恐懼。遙想當初在桃花源,二人洗衣洗碗,砍柴捕獵,這些都得親自動手。沒成想,今天來蹭頓飯還得親自動手洗乾淨了。
門外有口水井,旁邊還擺放著桶草木灰。秦始皇倒也不在意,知道是這裡的規矩。先用清水稍微過一遍,然後再往裡頭加點草木灰。直接擼起寬厚的衣袖,賣力的搓著。旁邊侍者嚇得差點跪在了地上,這種粗重活秦始皇竟然親力而為?
“乾活啦,豬頭!”
傻雕自空中盤旋而過,催促著好幾隻野豬拉著車,飄然路過。得虧他們聽不懂鳥語,不然可就尷尬了……
李斯馮去疾等人皆是麵露苦笑,皇帝都自己動手了,那他們自然也得跟著乾活。不少稚生直勾勾的望著,全都看傻眼了。
此情此景,從古至今未能一見。
一板磚下去能拍死好幾個君侯,全都是頂尖勳貴。現在全都得擼起袖子洗食盤,洗乾淨後再把水給瀝淨,而後放回至餐盤櫃。其實不光如此,後續還會以高溫蒸煮一遍。飲食衛生極其重要,白稷也不想稚生因此患疾。
吃飽喝足,先到處溜達了圈。商山四皓等大賢便準備批閱試卷,足足八百多份。有不少黔首連名字都不會書寫,隻得由監考老師幫忙。交白卷的比比皆是,也就勳貴這邊稍微好些。
“看來,黔首之後還是愚不可及。”
周青臣翻看了幾張試卷後,不住搖頭。李淳他們哪怕是再胡鬨,這些基礎中的基礎還是會的。類似於《為吏之道》和九九歌都會。
九九歌和後世的九九乘法表類似,隻不過他們的少些。從一三得三到一九得九,這七項都未列入。白稷問過淳於越才知道,九九歌簡直就是基操。就連很多黔首都會唱上兩句。
春秋時期便有個關於九九歌的小故事。當時,齊桓公想令齊國獨霸天下,便發出告示招賢納士。有日來了位書生,當著齊桓公和朝臣的麵,就把九九歌當場背誦了遍。結果惹得哄堂大笑,就連齊桓公也覺得極其可笑,便說:這九九歌,我齊國連稚童也會。對方也很聰明,揚言你要是連我這樣的人都重視,必定會有更多的賢才而來。
現在的九九歌有點類似於後世的兒歌,很多稚童都能唱出來,可卻並不能書寫。因為他們不識字……
周青臣剛說這話,立馬就被鮑白令之給懟了,“此言差矣!如李淳秦守之流,自幼研修。黔首可未有,怎可以此分愚智?”
“然也。”
周青臣隻得掩麵自乾,不敢辯駁。論輩分論地位,鮑白令之能把他吊起來打。其實鮑白令之也不看好黔首,在這個唯血統論講究出身的時期,換誰來也這麼認為。但是,鮑白令之稍微公道些,講究個實事求是。
秦始皇端坐於座椅,拿起份試卷開口默念,“九九八一……四九卅六,三九廿七……七七卌九……唔,不錯不錯。《為吏之道》寫的也可以,未有錯字。為吏之道,必精絜正直,慎謹堅固,審悉毋私,微密韱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此卷是何人所寫,為何無名?”
白稷指著姓名處,已被專人以封條密封,“此為學宮之舉,防止有人任人唯親,徇私舞弊。封其名,直接批改,便無人知曉其名。給出的分數也會更為公道,免得有麻煩。”
“原來如此!”
秦始皇頓時恍然大悟,隻覺得這辦法很不錯,以後科舉也可以此效仿。這也是後世的辦法,但真要作弊的話辦法可太多了。
“此卷未有紕漏,字跡工整,當給滿分。”
接著,秦始皇親自提筆在分數欄給分。給完分數後,再把封條慢慢揭下,上麵赫然是秦守的名字。
“哈哈,太史騰果真是教子有方!”
秦騰連忙作揖,臉上說不出的得意。這回秦守絕對是給他大大長臉,秦始皇親自批改給出滿分,這待遇獨此一份。此前秦守恃強淩弱,還被秦始皇點名批評,這次可算是扳回一城。
其實,這自然是白稷刻意為之。秦守本性不壞,為人講義氣,而且知錯能改有擔當。所以,他不介意賣個麵子給秦騰,讓他好好出個風頭。畢竟秦騰也是個好官,恪儘職守。在場的都是聰明人,隱隱也都已猜到。
“秦守過些天便可直接自二年級開始讀起。”白稷在旁開口,緩緩說道:“幾位大賢對其皆是讚不絕口,未來必定可為國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