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秦始皇也曾傾向於李斯等朝臣的看法,覺得黔首愚笨,隻要懂得耕種做工便可。此次月考,還有平時表現令他們是大為改觀。胡亥專門和他提及,說學宮中最為佩服的便是周石。
周石年齡與胡亥相仿,但底子比較差。胡亥自幼便有趙高教誨,哪怕是調皮搗蛋也學了好幾年,總比周石他們來的。再說後麵,胡亥在白稷門下學習,周石兩兄弟可都在後頭才入門的。
胡亥平時也不用兼職做工,而周石兩兄弟還得去乾活勤工儉學。但這次月考,周石依舊拿了全年級第一,也算令胡亥欽佩不已。彆人他都不服,唯獨對周石是心服口服。當初剛入門的時候,周石連名字都不會寫,後來是日夜苦讀才算有些成績。
周石為仲兄,在學宮內依舊是勤工儉學,幫著食堂做事。這在後世其實也有,白稷就給周石他們給工作機會。做的活也很輕鬆,就是幫忙盛飯而已。這活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還得在不影響成績為前提。每個月工錢隻有三十,沒必要為這些蠅頭小利而影響學業。
胡亥和周石也算認識,很清楚周石為之付出的努力。此前淳於越說他的字跡潦草,結果周石就玩了命的練字,三天寫沒了好幾本練習簿。現在字跡蒼勁有力,受到不少先生的誇讚。
秦始皇慢慢說著,秦廷上安靜無聲,幾個大臣皆是感慨萬千。事實證明,努力還是有用的,周石便是如此。他們瞧不上的黔首,這次月考卻超越了所有勳貴子弟,摘得頭名。
“諸卿,昔日國師提議,朕也並不看好。今時今日,卻令朕大為改觀。若是得空,諸卿也可去涇陽看看。稚生刻苦求學,雞鳴而起,戌時而休。這些稚生為未來棟梁,需好好栽培。”
秦始皇更在乎能力,黔首或勳貴他並不在乎,隻要有才乾就好。就如昔日李斯獻上《諫逐客書》,他深思熟慮後把六國名仕留下,其實是同樣的道理。黔首為吏,未嘗不是件好事。
就如昔日墨子,他祖上雖是勳貴但至墨子隻是尋常百姓而已,卻依舊創建了墨家學說。令墨學成為顯學,名噪一時。
他們也不傻,仔細想想就知道。黔首數量多少,這些勳貴有多少人?簡單的概率題他們都會算,以後黔首出仕者必定會增加。其實這也有點類似於後世的鯰魚效應,黔首努力的同時也會激勵勳貴之後,未嘗不是件好事。
……
……
入夜,涇陽。
仙元學宮內依舊是燈火通明,閃爍著光澤。在黑夜中分外顯眼,隔著老遠都能看到。黑夜中,依稀能看到抹黑色的人影穿梭在山林間。
這是個衣衫襤褸的中年男子,以黑布包著頭。背著口青銅長劍,劍鞘是木製的。他的速度很快,身手敏捷,雖然穿著木屐卻絲毫不受影響。
這人的來頭可不小,名為魏鞠。他是在外占山為王的流匪,在邯鄲郡極其出名,還受到了通緝。隻不過魏鞠身手不俗,至今未曾被抓到。魏鞠為魏國王室之後,隻是魏國覆滅後,便淪為庶人。
他的大兄便是寧陵君魏咎,仲兄便是未來的魏王豹。魏咎是個倒黴催的,跟隨陳勝起義,帶領周巿奪取魏國故地,成為魏王。結果被章邯打敗,最後為親眷性命,甘願自焚而死。
魏豹也是個倒黴催的。楚漢爭雄時,楚霸王項羽大破劉邦,魏豹覺得楚必勝漢必敗,便率精兵返回河東作壁上觀。而後,他老娘魏媼請女相師許莫負給薄姬相麵。
然後許莫負說薄姬相貌大貴,將來生的孩子必定能當天子!魏豹聞言便叛逃漢營,轉投項羽麾下。這下可把劉邦惹毛了,立馬點兵起將乾他。
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魏豹獻城降漢,舉家被俘。劉邦愛憐魏豹之勇,也為了不失魏人之心,未殺魏豹。便令他和禦史大夫周苛守滎陽。結果周苛以反國之臣,難與共守為辭,殺了魏豹。
後來劉邦就把薄姬給睡了,薄姬還自稱夢中蒼龍盤腹,生下劉恒也就是漢文帝。這也成了許莫負的一大預言,令她是名噪四方,成了天下第一女相師。
這事白稷專門跑溫縣去看過,現在許莫負隻有兩歲。倒也沒什麼奇特的,和正常人並沒區彆。至於手握文王八卦玉石出世,也沒那麼玄乎。具體如何,許望沒敢說,白稷也沒拆穿他。畢竟這罪過可不小,讓秦始皇知道,他這一家老小怕是都得玩完了。
……
言歸正傳,魏鞠作為流匪這些天來日子越發不好過了。他在邯鄲能混的風生水起,自然是因為有人罩著。再加上邯鄲黔首也看秦國不爽,很多人皆是知而不提。秦國律法的確嚴苛,可要知道上有,下有對策。
張良刺殺秦始皇,天下大索十日,未得。
現在變了……
隨著一次次祥瑞大熟,無數縣令郡守紛紛見證了土豆的高產。很多有名望的老者,也都來至涇陽見證,表明這一切皆是真的。魏鞠是魏國王室之後,在邯鄲發展的也就那樣。
聽到畝產近四十石,一個個全都紅了眼。還有帶回來的農具,更是令他們驚歎,像是曲轅犁耬車連機碓……全都是好用的很。
受了秦國恩惠,也知道這位仙人是貨真價實的。自然有大把的黔首願意歸心於秦國,開始認可自己的身份。黔首不傻,就算是在趙國,他們日子過得就好了?
長平之戰後,十室九空,四十萬人添了多少孤寡?現在有了祥瑞,有了農器,以後最起碼不至於會餓死。還有就是要在邯鄲建立學宮,到時候黔首都能免費讀書,以後還能過的更好……
所以基本盤沒了,魏鞠在邯鄲日子也沒法過了。他聽說仙緣學宮如今聚集百家大賢,包括王氏父子都在學宮內任教。得知消息後,魏鞠單槍匹馬便殺了過來。他有不少兄弟都想追隨於他,但是魏鞠都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