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下,古琴響度範圍提高到和古箏一樣甚至比其更高的話……
現場所有人的呼吸都些凝重了:那簡直太可怕了!
要知道,古琴在華夏人的心中永遠都是占比最高的。
古琴如仙風道骨的大師,萬物不縈於心。
它的遺世獨立注定了它在眾人心中的高度不同於其他樂器,如果連唯一的缺點都被抹消……
眾人忽然理解了邱先生對這琴桌的重視程度。
管先生微微皺起眉,顯然並沒想過這些:“這個……那我回頭和陸大師商議一下再作定論。”
邱先生也顧不上什麼麵子了,上前半步低聲道:“如果可以的話,到時我能陪管先生一起去嗎?”
有些訝異地看了他一眼,管先生含笑點點頭:“當然可以。”
這時,第二個節目《采茶舞曲》已經結束了。
因為舞台是搭建在水上的,所以當眾采茶女循著舞步離開的時候,仿佛飄在水麵一般,倒是頗有意趣。
而最吸引人的,則是這《采茶舞曲》與《春江花月夜》在音樂上實現了水乳交融的無縫連接。
細細辨聽片刻,邱先生笑了:“他們接得很自然呢,管先生請。”
第四個節目,便是管先生演奏的《高山流水》。
這首曲子排在《梁山伯與祝英台》之後,算是給了管先生一點緩衝的時間。
管先生也沒客氣,微微笑著點點頭便先行離開了。
全程他的琴都是不假於人,自己親自抱著的。
玉琴極重,但他寧肯走一段就停下來略作休息,也不肯讓其他人碰,足可見其珍視程度。
等管先生離開了,眾人臉上才帶了股淡淡的凜然。
雖然因為身份的原因,他們不能直言,但是心裡卻還是有些不自然的。
畢竟誰也無法預料,這琴桌麵世之後會帶來什麼後果。
顯然管先生也是有想過的,否則他也不會將琴桌的消息捂得這麼嚴實。
而今晚,就是管先生名揚天下的時刻。
月上中天,導演掐著時間,莊重地看向他:“去吧。”
管先生微微點點頭,抱琴而上。
他演奏的舞台與前麵的略有不同,舞台依然是在水麵上的,但外形卻有變動。
四周是一艘小船的造型,他的琴桌架在其上倒像是一張普通的小幾。
沒有掌聲,沒有喧囂,萬籟俱寂。
這樣的環境,正適合《高山流水》。
管先生焚香獨坐,一任曠遠的情思,在靈動的指尖傾泄而出,如江河般浩蕩。
當他撥動琴弦,原本心高高懸在半空的導演忽然就放鬆下來。
說實話,他做這個決定,其實是非常冒險的。
誰都知道琴的聲音並不高,所以他原先的安排,是在舞台四周裝了強度極高的音響。
但管先生強力反對,甚至還和他硬杠,非讓他解除這些音響。
當時他隻覺得管先生是胡鬨,直到管先生親自演繹過後,他才略微安心。
而直到此時,那天籟之音悠然飄蕩在這靜寂的夜裡,導演才覺得,管先生這人,確實頗有才華。
一指風雲,一指散淡。
這樣的琴聲,音響隻會成為它的拖累。
明月皎皎,當空而照,月光清冷而靜謐,神秘而高潔。
但這琴聲竟絲毫不遜於月色。
琴和人,人與琴,渾然已成一體。
仿佛漫步於高山之巔,閒散在大河之源。
既演繹了靜遠和潤的氣度,亦有道骨仙風的飄然。
清冽的音符,令萬籟寂滅,明月垂首;令高山仰止,長風裹足。
甚至連放任自流的江河,也悄然收斂起了波動的微瀾。
而四周靜靜聆聽的觀眾,早已經沉醉於其中,忘了魂兮來去。
當一曲終了,眾人甚至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直到管先生已經迤迤然抱琴離場,四周才響起了掌聲。
回到後台,管先生依然舍不得放下這琴。
他輕輕撫摸著琴弦,心頭萬千感慨。
每個音符都恰到好處,連他都無法分辨,究竟是他完美地演繹了這玉琴,還是這玉琴,成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