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錐刺個股(2 / 2)

講到這段時,他本以為嬴政會觸景傷情,可沒想到,嬴政聽得很平靜。他似乎已經完全從那段過去中走出來了,而能夠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冷靜地看著曆史上“自己”的得與失。

嬴政偶爾還會出言點評:“雖然我認同老師你所說的,秦朝滅亡是亡於暴斂橫賦,但我不認為這是錯在秦朝不施仁政、儘失民心。在當時的局麵下,秦朝剛剛統一六國,正是各方蠢蠢欲動、百廢待興之時。趙魏雖滅,可是他們的名士名將難道會心悅誠服地臣服於秦國之下嗎?春秋時有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為求複國,焉知趙魏沒有第二個、第三個乃至成百上千個勾踐?如果那時對他們施以仁政,恐怕要不了十五年,僅需五年,秦朝就完全覆滅了。”

嬴政說到這兒,冷笑了一下:“要說秦朝之錯,就隻有一個,那就是沒有把嚴刑重典貫徹下去!不單單是深入到百姓之間的什伍連坐製,各級官員上下也要施行連坐和檢舉,隻有這樣,才不會出現覆水難收的結果。否則,朝廷本來隻征十分之二的稅,到了地方郡縣那裡,就變成了十分之四,再到鄉裡之間,就變成了十分之六,這層層加碼層層放大的斂稅行為,隻會越演越烈!”

費爾頓被嬴政這一通話說得啞口無言,他感覺自己好像反倒被嬴政上了一堂政治管理課。今時今日的地球星也好,a星也好,觀念已與三千年前的秦王朝迥異,人權觀念已經像空氣般自然存在著,沒人會理解當時處在危機四伏、根基不穩情況下的秦朝。人人都會指責秦始皇的□□,卻沒人懂得他的難處。

也隻有當嬴政親自把這些都說出來後,他才能明白他的智慧。

再往後,既是出於私心,想聽一聽這活生生的秦始皇是怎麼評價後世曆史的,又想多鍛煉下嬴政的口語,費爾頓在講後麵的曆史時,有意讓嬴政多說。沒想到聽到了不少有趣見解。

嬴政對漢朝的皇帝們統統不予置評,對王莽卻加以青睞,稱他有“出世之才”。而到了三國曆史,嬴政沒有對其他人發表見解,卻獨獨對曹丕很感興趣,認為他果敢有魄力,勇於把握時機,排除異己,鞏固自己的地位。再到兩晉曆史,嬴政則完全擺出一副不屑於評價的模樣,一句“牛鬼蛇神、混亂不堪”簡單帶過。然後到了盛唐時期,嬴政倒是有點讚賞的神態,隻是看到唐與突厥人相戰時卻皺了皺眉頭。

“斬草務要除根。唐王朝既將突厥打得慘敗不堪,但卻又沒有趕儘殺絕,留它一脈,這將必成後患。即便今日突厥懾於唐朝威勢不敢來犯,待到數百年後,後世也一定會再興風浪。”嬴政神情平靜地說道。

他說的沒錯,日後的突厥日漸強大,在中華文明往後一千年的曆史中始終是一方強大的威脅。

費爾頓看他一眼,將曆史接著往下講去。唐宋風雲,明清變遷,嬴政都聽得津津有味,單詞也記得非常之快。直到了公元18世紀末這個曆史節點上,嬴政一直悠然的表情變了一下,他的神色沉了下來。

此時正講到清廷閉關鎖國而以□□上國物產豐富自居之時。

嬴政越聽越覺得荒唐,他憤然一拍桌案,怒道:“簡直鼠目寸光!唐王朝時如此強盛之氣,仍然大開國門,萬邦來朝,而這又有數百年過去。我記得老師在跟我講牛頓力學三定律時說那是在公元17世紀,兩百年時間借由這自然科學,早不知西方發展到何等地步,可清廷竟然猶自夜郎自大故步自封,這無異於自取滅亡。照我看來不出五十年,清廷必將自食惡果。”

事實正是如此,50年後,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清廷慘敗,喪權辱國從此開始。

其實在今天看來,中華曆史上這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屈辱已經算不上什麼了。人類早就在幾百年前取消了國家的分界,過去民族國家的屈辱曆史隻被他們這些現代人看作是民族融合過程中必然的陣痛。

可是對嬴政來說,卻沒有這麼雲淡風輕。

他沉默不語地看著曆史一筆一筆地書寫著那段歲月,內亂叢生,外敵相擾,清廷終於覆滅,曆史在此挽上了一個結。緊接著又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時期。

這一階段能人輩出,各個政治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嬴政的臉色這才有所緩和。

直到曆史走到了公元1924年,嬴政的目光豁然一亮,他指著投影上的一群年輕人,說:“我覺得他們是群可塑之才,尤其是這個人,他的很多觀點我都深以為然。在後世,他一定能大有所為。”

費爾頓順著嬴政的示意看過去,禁不住怔了怔,然後啞然失笑:“你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