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戰前準備(2 / 2)

在炮兵方麵,北洋新軍的火炮和日軍相比是各有千秋,北洋火炮速速快,精準度高但是口徑卻沒有日軍的大,所以1旦雙方對轟,搞不好會被日軍壓製。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張樹聲將北洋的75毫米野戰炮分彆布置在2種地方,1種是高山上,利用高度優勢來提高火炮的射程,在遠距離對日軍炮兵陣地進行打擊。另1種則是布置在加固掩體中,在對前線提供火力援助的同時,還可以保障自身的生存能力。

同時,為了增強火力密度,李光宗還特意下令北洋境內各兵工廠全部進入戰時狀態,加班加點的生產火炮,然後第1時間通過戰艦運送到戰場上來。

從總體布置上來講,平壤的整個防禦體係強調的是有多層防線構成縱身,大量設置反斜麵陣地,側打、倒打陣地。大量布置雷區。組成了由重機槍和迫擊炮為主的火力網。同時多層防線的設置使得整個防禦體係有足夠的縱身,有效防止了1點被突破全線潰退的局麵。同時為了保證後路的安全以及隨時支援前線,張樹聲還留下了1定數量的預備隊。

在確定好了防禦工事與火力布置之後,對於此次參戰的主體“軍隊士兵”,李光宗也沒有忘記。此刻駐守在平壤的8萬清軍中,北洋新軍隻有不到5萬。剩下的則是依克唐阿的奉軍和朝鮮軍隊,這些士兵打順風仗還可以,但如果讓他們駐守防線,1旦傷亡過大,或者戰局不利。很有可能就會士氣低迷引發叛逃,嚴重的可能造成全線崩潰。

於是在李光宗的建議下,張樹聲直接搞出了”大清“版的縱深防禦,除了前哨外,在主陣地後方設置了第2甚至是第3道防線,彆的不說,至少潰兵下來後,能有1個地方重整吧?然後在關鍵點設置堅固的半地下式工事作為支持點,以便在陣地失守後,不至於全線受到影響。

最後,為了徹底激發這些舊軍的潛力,李光宗和張樹聲,依克唐阿等人進行深入的研究後,決定有如下措施,第1,在戰場上殺死1名日軍,直接獎賞1兩白銀,若是殺死日軍軍官則根據軍銜高低,獎勵10兩到1萬兩白銀不等。第2,若是不幸戰死沙場,朝廷可以1次性給予150

兩銀子的贍養費。

至於第3點也就是最後1點,對於北洋士兵的觸動是最大的。那就是若立下戰功,可以安排自己家中的兒女或者兄弟姐妹,進入北洋轄區內的工廠就業,待遇從優。北洋工廠內的待遇,彆人或許不知道。但對於北洋內部人員可是很有吸引力的,或許是李光宗上輩子見慣了打工人的苦難,這1世在他的工廠中,工人的待遇十分不錯,1名普通工人1個月的工錢大約為1.2兩白銀,這幾乎是大清其他地區百姓的30倍了,所以能夠進入北洋工廠上班,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人上人。那狀態就相當於後世進外企了1樣。

當然,這些豐厚的福利是以奮勇作戰為前提的,如果臨陣脫逃或者抗命的話,不僅什麼都得不到。而且還要被抓起來槍斃。你還彆說,李光宗的這“蘿卜加大棒。”的政策確實比那些空喊忠君愛國口號啥的強多了,在政策出台,尤其是李光宗直接將1箱箱白銀打開放在眾人麵前後,所有人不管是北洋士兵還是清朝舊軍又或者是朝鮮士兵,每1個人都興奮的嗷嗷叫。恨不得現在就上戰場殺敵。

【作者題外話】:4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