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北洋留學生(2 / 2)

此次出行隊5,帝黨和後黨也分彆派出了代表,分彆是丁怡君和愛新覺羅~奕博。

至於北洋這邊本來最好的選擇是李鴻章,但此刻李鴻章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必須在家修養。當然這隻是1方麵,北洋新老兩代領導人必須有1個留在國內,以防備非常之事。

至於出訪的陣容,李光宗也已經想好了。既然要宣揚國威。那麼最好是帶艦隊出去。

而在艦隊構成方麵。徐傑暫定了北洋現在的旗艦覆日號,德國造鐵甲艦定遠號以及英國造巡洋艦致遠。

這樣的選擇無非是為了向這3國釋放善意。德國自不用說,北洋從他們那裡造了不少的戰艦,雙方海軍的交流是最頻繁的。至於英國人,李光宗還指望著與英國人1起聯盟抗衡俄國人呢,再加上他此次出行主要目的是購買設備和引進技術,論造船的實力,世界上誰也比不過英國。

在小組人員的問題上,北洋艦隊的鄧世昌和劉步蟾自然要去。他們1方麵是作為此次遊行艦隊的指揮官,另1方麵也是正好讓他們見識見識,西方列強的海軍是什麼樣的。

而6軍方麵則是張平,李雲龍這樣的北洋新軍軍官為主,6軍方麵主要任務則是去采購歐洲新式6軍裝備。並安排少數北洋6軍骨乾進入各國6軍軍校學習。

除了海6兩軍軍官外,李光宗還專門帶上了1批十56歲的年輕人,這些人的父母1方皆在北洋任職,也可以稱呼他們為“北洋2代”。

他們自幼便接受了北洋的新式教育,此次李光宗帶他們出行也是希望他們能在歐洲各國學到真本事,將來成為北洋的科研主力。

畢竟北洋不能老靠買彆人的東西,尤其是現在北洋還沒有徹底崛起,與歐洲各國還沒有產生利益矛盾。

等到將來歐洲各國對北洋技術限製後,這些技術北洋有錢都買不到啊!

此外除了留學的學生外,大清代表團的其它技術方麵的成員將和歐洲的工業巨頭們商討北洋1係列大型企業的建設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例如:以鞍山鋼鐵廠為核心的重工業基地,以盛京為基礎的東北6軍工廠以及以大連造船廠為核心的造船基地將由李光宗親自去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