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規劃好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顧明偉又詳細地安排起村裡人各自負責什麼區域。
乾活又快又好的還是著重種地,不管預言是否成真。
經過全體村民一致決定,村裡今年多種地瓜和土豆。
平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顧明偉按年齡分配。
年紀大的去建爐子、看爐子。
青年人,由關有良親自管理。
每天輪番換崗,一部分負責每天在村口巡邏。
但凡發現外人進村,立馬攔住,並及時彙報。
另一部分則是要抓緊訓練,先在林子外圍打獵,打到獵物這一次全部交由村裡統一分配。
食堂這邊,顧明偉同樣征求大家意見。
讓他們自己決定是各自帶著口糧,每天放到食堂加熱。
還是上交口糧給食堂統一做,再來打飯。
經過投票,同意一起吃的人更多。
隻是在上交多少口糧上產生分歧,誰都不想吃虧,誰都怕吃虧。
最後顧明月建議,各家按照人頭,上交對應口糧。
村部這邊會把每家交的口糧數量公布出去。
各家每天吃多少拿多少,拿多少打多少,大家彼此互相監督。
如果發現誰故意少拿多吃,就逐出隊伍,自己回家吃。
隻要不嫌丟人,不怕因為一口飯被戳脊梁骨,不懼被笑話一輩子,可以這麼乾。
想動歪心思的村民聽到這話,默默壓下.......
顧明偉又選定顧會計顧明信的媳婦於樹葉,和李大勇的娘田麥穗負責食堂做飯。
大嫂劉彩霞和白鳳來負責打飯。
眾人沒有意見,做飯的手藝好,打飯的不偏頗。
唯一一個外人,白鳳來,身份在那,大家更不會為難。
最後顧明偉說道“暫時就先這樣,之後見機行事,大家隻要有勁往一處使,我就不信有過不去的坎。”
所有人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村裡人也仿佛有了主心骨,不再心神不寧。
全村齊心協力,顧家村的人在接下來一大段時間全都忙得熱火朝天。
導致大家都沒心思再想些亂七八糟。
村民們相繼離開。
顧明偉想到村口吊橋,林山手藝又快又穩,沒幾天就把吊橋變成藤橋。
看似簡陋,實則很結實。
除了有些晃之外,來回走人一點問題都沒有。
村裡已經有膽子大的小子,上去走了好幾個來回。
思及此,他叫住關有良囑咐道“最近吊橋那邊不要讓村裡人過去,就說還沒修好,得等林師傅下次有空過來重修。省得藤橋的事情傳到公社,離的近,他們過來的勤。走大道耗時,相信他們走一次,就不能愛來。”
關有良提議“林叔教過我怎麼編這個,不然,我把兩頭拆下來一部分,讓橋看起來更破一些,這樣是不是逼真點?”
顧明偉擔心道“那之後還能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