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秦國曆代君主18(1 / 2)

將閭等三人也是胡亥的兄弟,最終也被逼自儘。他們三個人比其他兄弟都沉穩,胡亥找不出什麼罪名陷害,就關在了宮內。等其他許多的兄弟被殺後,趙高派人逼他們自儘,將閭他們對來人說:“宮廷中的禮節,我們沒有任何過錯。朝廷規定的禮製,我們也沒有違背,聽命應對,我們更沒有一點過失,為什麼說我們不是國家忠臣,卻要我們自裁??”來人答道:“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被定罪處死,我隻是奉命行事。”將閭三人相對而泣,最後引劍自刎。?在胡亥的眾兄弟當中,死得名聲好一點的是公子高。他眼看著兄弟姐妹們一個接一個被胡亥迫害致死,知道自己也難逃厄運。但逃走又會連累家人,於是下決心用自己的一死來保全家人的安全。他上書給胡亥,說願意在驪山為父親殉葬。胡亥很高興,又賜給他十萬錢。?陷害大臣:李斯除了兄弟姐妹,胡亥對其他不聽話的文武大臣也不放過。

首先迫害的是蒙恬兄弟倆,開始胡亥想繼續用他們兄弟倆,但趙高害怕他們對自己構成威脅,就向胡亥造謠說,秦始皇原來曾想立胡亥做太子,但蒙恬的兄弟蒙毅極力阻止,秦始皇這才打消了立他做太子的念頭。胡亥卻信以為真,不但沒有釋放蒙恬,還將蒙毅也囚禁在代郡(河北省蔚縣東北)的監獄中。後來,胡亥派使者逼蒙毅自儘,然後又派人到陽周的監獄中逼蒙恬自殺,蒙恬開始不肯,聲辯說要見胡亥,請他收回詔命,使者不許,蒙恬見生還無望,隻得服毒自儘。對其他的大臣,胡亥在趙高的唆使下,也大開殺戒。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為免遭羞辱而死,選擇了自儘。在殺死大臣的同時,趙高將自己的親信一個個安插進去,他的兄弟趙成做了中車府令,他的女婿做了都城鹹陽的縣令,都是要職,其他朝中的要職也遍布趙高的黨羽。

胡亥隻知道自己享樂,對趙高的這些陰謀動作毫無防備,最終死在了趙高之手。湖南益陽兔子山遺址出土秦二世詔書木牘?殺了許多朝中的大臣,趙高還不滿足,又尋找機會唆使胡亥對地方官吏也下毒手。

四處巡遊在胡亥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09年年初,胡亥自稱“朕年少,初即位,黔首未集附”,於是效法自己的父親秦始皇,也巡遊天下。南到會稽(浙江紹興),北到碣石(河北昌黎北),最後從遼東(遼寧遼陽)返回鹹陽。?在巡遊途中,趙高陰險地對胡亥說:“陛下這次巡遊天下,應該趁機樹立自己的威信,把那些不聽從的官吏誅殺,這樣您才能有至高無上的威信。?”

胡亥不問青紅皂白,就連連下令誅殺異己,結果弄得大臣們惶恐不安。趙高實際上把年少的胡亥當成了擴張自己權勢的工具。胡亥坐上帝王寶座之後,一心想享樂一生,有一次他對趙高說:“人這一生就如白駒過隙,做了皇帝,我想儘心享樂,愛卿你看呢?”這正合趙高心意,從此討好胡亥享樂,自己更大膽地專權。

有了趙高的支持胡亥還不放心,又向李斯詢問如何才能長久地享樂下去。他對李斯說:“我聽韓非說過,堯治理天下的時候,房子是茅草做的,飯是野菜做的湯,冬天裹鹿皮禦寒,夏天就穿麻衣。到了大禹治水時,奔波東西,勞累得以致大腿掉肉,小腿脫毛,最後客死異鄉。做帝王如果都是這樣,難道是他們的初衷嗎?貧寒的生活大概是那些窮酸的書生們提倡的吧,不是帝王這些賢者所希望的。既然有了天下,那就要拿天下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才叫富有天下嘛!自己沒有一點好處,怎麼能有心思治理好天下呢?我就是想這樣永遠享樂天下,愛卿你看有什麼良策?”

李斯惟恐胡亥聽從趙高的話,自己失寵,於是寫了一篇文章向胡亥獻出了獨斷專權、酷法治民的治國方法。即用督察與治罪的方式來鞏固中央集權,鎮壓百姓的反抗與違法。李斯的策略代表了他的法律觀念,後來秦朝的滅亡宣告這種法家思想的曆史性破產。對於李斯這個原來的盟友,趙高也沒有放過,借胡亥之手除掉了這個對手。

趙高設計使胡亥對李斯不滿,然後又找機會向胡亥誣陷了李斯三個罪名:一是李斯原來參與了擁立胡亥即位,但後來總抱怨自己不受重用,想和胡亥分土做王。二是李斯的兒子李由做三川郡守,而陳勝作亂經過三川郡時,李由卻不積極鎮壓,因為他和陳勝是鄰縣的同鄉。?聽說李斯和陳勝他們也通過訊息。三是李斯作為丞相,權利過大,超過了皇帝,但還不滿足,似乎有異心。

《趙正書》中李斯答始皇語(一說為改竄李斯獄中上二世書)?胡亥聽了趙高的話,想抓李斯,但又沒有真憑實據,就先派人監視李斯。?李斯聽到消息,就上書揭發趙高的劣跡。?胡亥卻不肯相信,反而將書信給趙高看。?趙高知道和李斯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就進一步地羅織罪名誣陷李斯。胡亥將李斯抓捕,交給趙高負責審理。

趙高自然不肯放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對李斯用儘了酷刑,逼李斯認罪。李斯無法忍受酷刑折磨,隻得屈打成招。趙高拿著李斯的供詞上報胡亥。

最後,李斯在公元前208年,即胡亥即位的第二年,被處以極刑:先是黥麵(即在臉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種侮辱刑),然後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種酷刑),砍斷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腳),又腰斬(攔腰斬斷),最後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醬),這在當時是最為殘忍的一種處死方式,叫做“具五刑”,即用五種刑罰處死。

李斯的一家也同時被殺。趙高後來也為自己的殘忍付出了代價:兩年後被子嬰誅殺。

胡亥他繼續大量征發全國的農夫修造阿房宮和驪山墓地,調發五萬士卒來京城鹹陽守衛,同時讓各地向鹹陽供給糧草,而且禁止運糧草的人在路上吃鹹陽周圍三百裡以內的糧食,必須自己帶糧食。?除了常年的無償勞役外,農民的賦稅負擔也日益加重,最終導致了陳勝吳廣起義的爆發。

大澤鄉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政權,揭開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秦二世元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征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根據秦朝法律,過期要斬首。?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將尉,發動兵變,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但二世胡亥根本不相信,隻喜歡聽天下太平的好話。在一次討論是不是發兵平定起義時,胡亥竟然不同意有“反叛”的事,發兵當然也就沒什麼必要了。

叔孫通了解胡亥,便說:“他們說的天下反叛根本就不對,先皇早已經拆毀了城牆,熔鑄了天下兵器,有您明主坐堂,有嚴明法令行於天下,國家安定,人民富足,誰還會造反呢?現在陳勝這些人隻不過是幾個盜賊而已,地方官正在積極追捕,請陛下儘管放心就是了。”

胡亥聽了,滿心歡喜,直誇叔孫通說得好,然後他又問其他人,有的說陳勝是“盜賊”,有的則說是“造反”。說“盜賊”的沒有事,說“造反”的就治罪,因為說“造反”等於說天下大亂。

治罪的罪名是“非所宜言”罪,就是說了不應該說的話,這種罪名是一種典型的封建專製刑法,秦朝後來雖然滅亡了,但後來的很多朝代都繼續沿用了這種罪名來維護君主專製製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