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悼襄王二年(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秦國國君秦王政召見趙國的春平君,並將他扣留在秦國。泄鈞替他向秦國的丞相、文信侯呂不韋說:“春平君這個人,趙王很寵愛他,而趙王的近侍嫉妒他,所以互相合計說‘春平君進秦國,秦王一定會留下他’,所以他們一起謀劃把他送進秦國。
現在您扣留春平君,是斷絕與趙王的關係而讓趙王近侍的陰謀得逞。您不如釋放春平君而留下平都侯。春平君的言行深受趙王信任,趙王一定多割趙國土地來贖回平都侯。”呂不韋同意,便釋放春平君回趙國。同年,趙悼襄王下令修築韓皋城。[1
]當初,將領劇辛在趙國時,與將領龐煖關係很好。後來,劇辛逃亡到燕國,受到燕國國君燕昭王的任用。趙悼襄王三年(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42年),當時燕國國君燕王喜見趙國的軍隊多次遭到秦軍的圍困,便想趁趙國衰敗之機,出兵攻打趙國。而此時廉頗已離開趙國,趙悼襄王便任命龐煖擔任趙軍統帥,為此,燕王喜詢問劇辛的意見。劇辛回答說:“龐煖容易對付。”燕王喜便派劇辛率軍攻打趙國。趙悼襄王派龐煖指揮軍隊抵抗燕軍,龐煖擊敗燕軍,殺死劇辛,並俘獲燕軍二萬人。[1
7]兵敗得地
趙悼襄王四年(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龐煖率領趙、楚、魏、燕四國精銳部隊,進攻秦國的蕞地,因沒能攻克,於是轉而攻打齊國,奪取齊國的饒安。[
8]同年,趙、韓、魏、衛、楚五國結成南北合縱聯盟,共同討伐秦國。楚國國君楚考烈王擔任縱約長,春申君黃歇執掌軍務,聯軍奪取壽陵,揮師直逼函穀關。秦軍出關迎戰,五國聯軍都大敗而逃。[1
0]趙悼襄王五年(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趙悼襄王派將領傅抵駐紮在平邑;將領慶舍率領東陽河外的部隊,防守黃河橋梁。[
1]趙悼襄王六年(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趙悼襄王將饒陽封給長安君。同年,魏國將鄴地割讓給趙國。[2
]失城去世趙悼襄王九年(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派兵攻打燕國,奪取燕國的狸陽城。戰事還未結束,秦國將領王翦、桓齮、楊端和趁機率軍進攻趙國,奪取鄴地的九座城邑。[2
]起初,趙悼襄王納倡女為妃[],史稱趙悼倡後。趙悼倡後生子趙遷。趙悼襄王非常寵愛趙悼倡後,於是廢黜與正妻所生長子、有德行的太子趙嘉,而將品行不端的趙遷立為太子。同年,趙悼襄王去世,趙遷繼位,史稱趙王遷(趙幽繆王)。[2
]為政舉措
趙悼襄王在位時期,實行貨幣改革,在石邑(今石家莊市鹿泉區境內)鑄造“石邑”三孔布貨幣。[
9]曆史評價司馬貞《史記索隱》:“頗、牧不用,王遷囚虜。”
趙王遷(出生年月日不詳—公元前222年之前),亦稱趙幽繆王,嬴姓,趙氏,名遷。戰國時期趙國最後一位國君(公元前235-公元前228年在位),趙悼襄王之子[1],母為趙悼倡後。公元前236年,正式繼位,品行不端。屢遭秦國攻打,接連丟失宜安、平陽、武城、狼孟、番吾等郡。
公元前229年,秦國大兵壓境,命令將領李牧、司馬尚率軍抵禦。聽信寵臣郭開讒言,殺害李牧,罷免司馬尚,令宗室趙蔥、顏聚代替,導致趙軍大敗,國破家亡。受俘進入秦國,發配到房陵深山中,諡號幽繆。人物生平繼承王位趙王遷,趙國邯鄲人(今邯鄲),亦稱趙幽繆王,嬴姓,趙氏,名遷,是趙悼襄王之子,趙遷的母親趙悼倡後原是倡女[],後來被趙悼襄王納為妃子,生下兒子趙遷。
趙悼倡後深得趙悼襄王的寵幸,因此,趙悼襄王廢掉正妻所生的長子趙嘉,將趙遷立為太子。而趙遷向來以品行不端聞名趙國。[]趙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年),趙悼襄王去世,趙遷繼任趙國國君之位,史稱趙王遷。[][]趙王遷元年(秦王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趙王遷下令在柏人築城。[4]抵禦秦軍趙王遷二年(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國派將領桓齮率軍攻打趙國的平陽和武城(一作武遂),趙國將領扈輒率軍前往援救。
秦軍在平陽(一說武城)擊敗趙軍,殺死扈輒[],並斬殺趙軍十萬人。[]同年十月,秦將桓齮再度率軍攻打趙國。[]趙王遷三年(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秦軍攻打趙國的赤麗和宜安,趙王遷任命將領李牧為大將軍,率軍前往抵抗秦軍。
李牧率軍在宜安、肥下與秦軍交戰,大敗秦軍,桓齮逃回秦國。趙王遷因李牧擊敗秦軍有功,於是封李牧為武安君。[]同年,秦軍再度在平陽進攻趙軍,大敗趙軍,殺死趙軍將領,奪取宜安、平陽和武城。[]趙王遷四年(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秦國出動大軍進攻趙國,一路軍隊抵達鄴地,一路軍隊抵達太原,攻克狼孟和番吾。李牧率軍擊敗秦軍[],秦軍於是撤兵而回。[]之後,李牧率軍向南抵禦韓、魏兩國的入侵。[1
]發生天災